古沉积盆地泥石流发育与河流下切之间的响应关系
2024-12-20 14:06:24
iGeo
青藏高原的持续抬升导致黄河上游下切,从而带动支流大河坝河在 同德盆地快速下切,使得同德盆地由沉积区变为侵蚀区,泥石流开始发育。不 同于基岩下切区泥石流,本研究区泥石流沟道下切速度快,物源补充及时,暴 发频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道路和盆地表面草场安全。根据河流下切程度和岩 性组成,大河坝河可以分成沉积区、过渡区和山区三个河段。通过无人机搭载 高精度的雷达扫描,系统分析了同德盆地沉积物的颗粒分选特点,大河坝河的 水系下切形态,泥石流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陡峭指数、无量纲的凹度比和潜 在物源体积等指标分析了泥石流分布、爆发频率与沟道下切之间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大河坝河已经溯源下切到过渡区,上游山区还处在均衡发育期。两岸 支沟在沉积区的地层岩性以卵石夹砂为主,分选好,利于失稳形成泥石流物源; 在过渡区的岩性上层以卵石夹砂为主,下附基岩,泥石流物源减少;山区由于 基岩抗剪能力强,物源少,泥石流几乎不发育。在大河坝河溯源下切的作用下, 潜在物源往上游传递,导致大河坝河沉积区、过渡区和山区三个河段泥石流分 布密度和发育时间不同。沉积区分选性较好的卵砾石材料,导致泥石流支沟两 岸的边坡不足以支撑较厚的物质材料,区别于基岩下切区的泥石流沟群。论文 为沉积盆地下切区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和发育机理提供了科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