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考虑降雨入渗-重分布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为了阐述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提 出了在降雨入渗过程中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考虑降雨入渗-重分布过程。在降雨入渗-重分布过程中,建立了基于GeoStudio的边坡降雨入渗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对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 在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相同条件下考虑与不考虑流固耦合 时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流固耦合时,边坡安全系数随持续降雨逐渐变小,并在降雨结束后7~9h 降至最低,之后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在降雨持时入渗及降雨结束后7~9h,边坡安全系数降低速率与降雨强度正相关;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变小至趋于稳 定,且始终不比考虑流固耦合时小。

    2024-11-29 iGeo

  • 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及可靠度研究

    结合定值法和 不 确 定 方 法,研究了边坡稳定性因素 的敏感性及参数对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在 GeoStudio有限 元应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耦合分析方法对均质边坡 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定值法分析结果,采用蒙特卡罗法研 究了不同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和强度参数相关性对可靠度的 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顺序依 次为:粘聚力、内摩擦角、坡 高、容 重 和 坡 角。可 靠 度 指 标 和 失效概率随变异系数及c-φ 相关系数的变化呈现规律性。 假设参数变异 性 一 定 时,将敏感性较大的因素作为随机变 量,计算得到的可靠度指标较小,失 效 概 率 较 大。因 此 在 可 靠性分析之前进行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再根据参数变异性及 相关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规律选取随机变量,分析结果更合 理。

    2024-11-29 iGeo

  • 不同基床底层细颗粒含量的高速铁路路基水分运移规律及水囊控制

    通过数值方法建立了高速铁路路基渗流模型,其由上部结构和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地基组成。在左线底 座与基床表层交界处设置两条裂缝模拟降雨入渗边界,对 模 型 施 加2013年杭州市降雨数据进行3a计 算,分 析 了基床底层不同细颗粒含量对路基内部水分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3a计算时间后,各工况路基内部均出现水 囊,且随着细颗粒含量增大,水囊面积增大。湿润锋击穿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交界面的时间、到达基 床 底 部 的 时 间均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在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之间增设一层渗透系数较低的 GCL复 合 垫 层, 并结合在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之间设置毛细屏障的现场试验,探讨了水囊控制方法。

    2024-11-21 iGeo

  • 冰体边界范围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在考虑冰-水-桥墩流固耦合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DINA,研究了不同水深和不同类型地震等条件下,桥墩 周围固结海冰的边界范围对桥墩地震反应及动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墩身位移和加速度、墩底最大弯矩和剪力随着冰体 边界范围的增大而增大,但水深超过桥墩高度的 4 /5 时,冰体边界范围对墩身位移和加速度基本无影响。同时,桥墩侧面动水 压力也随着冰体边界范围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程度越来越显著。另外,与冰体边界范围为桥墩横截面尺寸 30 倍时相比,冰 体边界范围为桥墩横截面尺寸 40 倍时墩底最大弯矩和剪力可增大 332. 34% 和 245. 20% 以上,因此,在进行冰水域桥墩抗震 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冰体边界范围为桥墩横截面尺寸 30 倍以上的冰体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2024-12-12 iGeo

  • 坝体土体和防渗墙模量变化对防渗墙应力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结合某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的某土石坝进行了数值模 拟。分析计算按加固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模拟, 同时利用 adina 中多孔介质材料属性, 考虑了坝体中渗流作用对防渗墙应 力变形的影响。接触面单元考虑到在防渗墙的实际施工中需要泥浆护壁, 采用 Go odman 修正单元。为分析坝体土体和 墙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墙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研究了正常水位下防渗墙的应力和变形随坝体土体和防渗墙弹性模量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性。计算结果表明: 当防渗墙的弹模小于 5 000 M Pa 时, 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当防渗墙的弹模大于 5 000 MPa 时, 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敏感; 最大水平位移随着防渗墙模量的增大变化 不大, 对防渗墙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防渗墙墙体应力和变形对坝体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2024-12-12 iGeo

  • 中仿GeoStudio软件在尾矿坝工程中的多方位应用

    中仿GeoStudio软件在尾矿坝工程中的多方位应用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经济建设活动与矿产资源开发密不可分,尤其是稀有和稀土金属矿等国家战略性资源,其基础性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尾矿坝的特殊性,其稳定性分析包含众多子课题,本文针对施工速率、水位变化、降雨条件、爆破震动影响、材料参数影响、污染物运移、植被修复等多方面对尾矿安全的影响进行阐述,借助中仿GeoStudio软件

    2024-09-30 iGeo

  • GeoStudio 环境保护行业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工程是现代所有土木工程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课题。GeoStudio在环境保护工程应用领域可以提供一整套结合了边坡稳定性测算、地面形变、岩土中的传热传质等典型问题。

    2024-05-30 admin

  • 复合成层地层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为探究本构模型对浅埋隧道开挖诱发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考虑摩擦性与临界状态土体本构模型,对复 合成层地层浅埋隧道开挖诱发的地表沉降槽进行了分析. 首先,基于 PlAXIS 3D 有限元平台建立砂-黏复合地层 浅埋隧道数值模型,材料模型选用 3 类本构模型(莫尔库伦(MC)、修正剑桥(MCC)、硬化小应变(HSS))及其组 合模型;其次,利用参数等值转换关系,深入探讨了本构模型的选取对隧道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与深度的影响;最 后,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并对比分析,研究基于 3 类本构模型及其组合模型的沉降槽数值模拟与经验计算结果存在 差异的原因. 结果表明:上、下地层均采用 HSS 模型时,最大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吻合度 较高,最大沉降量相差不超过 7.3 mm;上、下地层均采用 MC 模型时,出现地表隆起的不合理现象;下卧地层采 用 MCC 模型、上伏地层分别采用 MC 模型和 HSS 模型,即采用 MC -MCC 模型和 HSS -MCC 模型时,其数值预 测的最大沉降量高于经验公式计算值,达 24.8 mm,而沉降槽形状相对于经验公式预测结果“窄而陡”;在针对 HSS 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中发现,若卸载再加载模量与初始剪切模量变化值为 5%,将导致地表最大沉降量分 别改变 1.5% 和 1.0%.

    2024-12-20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