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运动模拟及轻量化防护预警体系探讨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落石极为普遍,具有高陡、面广量大、致灾随机性强等特点,存在识别难、绕 避难、防治难、养护难等诸多工程难题,使得现有防护措施面临巨大挑战。 以巫溪隧道出口危岩为例,采用无人机倾 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山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快速准确识别危岩及其分布,利用 RockFall 及 CRSP-3D 软件模拟落石 运动特征。 结果表明:1) 落石以自由飞落、滚动、弹跳为主;2) 无防护工况下落石最大弹跳高度大于 70 m,最大冲击 能量 9 000 kJ,主被动防护工况下,仍有 10%的高位落石破网而出;3) LS-DYNA 模拟显示,冲击作用下柔性棚洞可 拦截破网落石,棚洞各构件处于弹性状态,但拱架基础在低能落石冲击下易破坏。 基于此,提出深切峡谷区桥隧衔 接段突发型及渐进型危岩落石全寿命周期轻量化预警防护体系,以实现“高能易修、中能无害、低能零损”的防护预 警目标。

    2024-11-29 iGeo

  • 大巴山峡谷区高陡危岩发育特征与落石运动轨迹研究

    基于三维倾斜摄影采用数字地质调绘手段,研究西渝高铁明通隧道出口高陡危岩的发育特征及成 因,基于无人机数字地质调绘成果对危岩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落石运动轨迹数值模拟,分析危岩体崩落后的弹跳 高度、运动速度、运动动能、运动距离。结果表明:WY01/02/04 危岩带落石滚落到隧道洞口和# 0 桥台上的概率 大,建议接长隧道明洞,设置桥墩防撞装置。

    2024-11-29 iGeo

  • 昌景黄铁路边坡危岩落石运动特性及防治研究

    以昌景黄铁路西武岭隧道进口和东山隧道进口边坡危岩落石地段为依托,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及危岩落石发育特征,运用 RocFall 软件建立高陡边坡落石运动分析模型,系统研究了危岩落石的运动轨迹及特征,揭示了落石弹跳和冲击动能特性,预测了落石 运动轨迹和落点分布规律。进一步地对西武岭隧道进口和东山隧道进口边坡危岩落石防护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边坡存在植被覆盖土,落石基本无法直接落入明洞。因此,提出了在混凝土护坡顶设置防护结构,并按时清理离明洞洞口较近的 危岩落石等防治措施。

    2024-11-29 iGeo

  • 电站厂房边坡崩塌落石运动及防护效果模拟分析

    水洛河上已建成的固滴电站发电厂房右岸边坡崩塌落石灾害频发, 对电站运行及人员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为对电站边坡崩塌落石进行拦截防护研究, 利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准确高效地建立研究区域边坡高精度表 面模型, 通过 Rocfall3 软件对电站发电厂房区域边坡落石运动轨迹、 动能和弹跳高度等运动特征及不同被动防护 网的拦截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为固滴水电站发电厂房落石拦截防护设施布置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 指导。

    2024-11-29 iGeo

  • 基于运动特征分析的高陡边坡崩塌落石防治措施建议

    崩塌落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隐蔽性及致灾严重性等特征。为对其进行有效防 治,以 某 煤 矿 内崩塌落石为研究对象,采用 RocFall软件对已崩落石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反演拟合了下垫面参 数,在此基础对拟崩落石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出其运动特征,为崩塌落石防治措施选择提供 了合理依据。

    2024-11-29 iGeo

  • 高陡路堑岩质边坡潜在落石灾害评估及防护建议

    为评估高陡路堑岩质边坡潜在落石的危害风险,以连云港中云台山人工开挖高陡岩质边坡为 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查及结构面分析,识别出研究边坡危岩破坏机制主要为风化破坏、平面滑动 破坏、楔形体破坏和倾倒破坏,并据此确定了3个潜在落石源区及可能运动剖面。结合现场实际工 况特征,基于原位试验测定了运动剖面所涉及的5种坡面材料(坚硬变粒岩、变粒岩散在覆盖较低 植被、常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及沥青路面)的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分别为 0.39、0.44、0.47、 0.51、0.42和0.84、0.78、0.85、0.88、0.92。综合上述参数,采用 RocFallV.4.0程序对研究边坡 进行落石灾害分析及防护措施测试。结果表明:无防护措施下,3个剖面上57.7%~61.6%的落石 可侵入公路,最大回弹高度可达23.52~26.52m;随下落高度增加,落石平动速度及总动能呈显著 增大趋势,在高速公路区域各剖面落石速度均大于24m·s-1,最大总动能可达1252.4~1711.3 kJ。现有防护措施下,95%的落石被第一、二道防护网拦截,仅存在少数落石逃逸,对超防护能级落 石,现有措施可能面临挑战,加强巡视、铺设高吸能材料及原地支护或分解可能有助于该问题的解 决。相关研究思路及获得的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边坡落石灾害风险减轻及防护措施构建、加强提供 重要参考。

    2024-11-21 iGeo

  • 阿勒泰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

    以阿勒泰市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法研究其形成机制,利用赤平极射投影与数值 计算得出典型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通过现场调查与Rocfall模拟软件分析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并提出防治方 案。研究结果表明: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在后期持续的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张开甚至贯通,以及强烈的冻融循 环作用是形成骆驼峰崩塌的主要原因;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崩塌体在外界扰动因素(降雨/融雪、地震)的作用下 稳定系数降低明显,多数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崩塌落石形成后经历抛掷、碰撞、弹跳、滚动等运动状态, 弹跳高度最大值为11.3 m,总动能最大值为304.6 kJ。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主动+被动”相结合的崩塌防治措施, 既避免破坏景观,又达到了治理效果。

    2024-11-20 iGeo

  • 基于GeoStudio和PLAXIS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GeoStudio和PLAXIS的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方法如何帮助工程师更高效地工作,提取更好的见解,并执行更好的项目?介绍在采矿中,边坡稳定性既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坍塌的斜坡会使工人处于真正的危险之中。此外,像这样的灾难性事件可能会使采矿作业陷入停顿,并严重降低盈利能力。这种事件在大型露天矿坑中尤其令人担忧,这些矿坑往往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坍塌。    边坡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领

    2024-09-29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