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洛河上已建成的固滴电站发电厂房右岸边坡崩塌落石灾害频发, 对电站运行及人员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为对电站边坡崩塌落石进行拦截防护研究, 利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准确高效地建立研究区域边坡高精度表 面模型, 通过 Rocfall3 软件对电站发电厂房区域边坡落石运动轨迹、 动能和弹跳高度等运动特征及不同被动防护 网的拦截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结果为固滴水电站发电厂房落石拦截防护设施布置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 指导。
2024-11-29 iGeo
崩塌落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隐蔽性及致灾严重性等特征。为对其进行有效防 治,以 某 煤 矿 内崩塌落石为研究对象,采用 RocFall软件对已崩落石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反演拟合了下垫面参 数,在此基础对拟崩落石区域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出其运动特征,为崩塌落石防治措施选择提供 了合理依据。
2024-11-29 iGeo
为评估高陡路堑岩质边坡潜在落石的危害风险,以连云港中云台山人工开挖高陡岩质边坡为 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查及结构面分析,识别出研究边坡危岩破坏机制主要为风化破坏、平面滑动 破坏、楔形体破坏和倾倒破坏,并据此确定了3个潜在落石源区及可能运动剖面。结合现场实际工 况特征,基于原位试验测定了运动剖面所涉及的5种坡面材料(坚硬变粒岩、变粒岩散在覆盖较低 植被、常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及沥青路面)的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分别为 0.39、0.44、0.47、 0.51、0.42和0.84、0.78、0.85、0.88、0.92。综合上述参数,采用 RocFallV.4.0程序对研究边坡 进行落石灾害分析及防护措施测试。结果表明:无防护措施下,3个剖面上57.7%~61.6%的落石 可侵入公路,最大回弹高度可达23.52~26.52m;随下落高度增加,落石平动速度及总动能呈显著 增大趋势,在高速公路区域各剖面落石速度均大于24m·s-1,最大总动能可达1252.4~1711.3 kJ。现有防护措施下,95%的落石被第一、二道防护网拦截,仅存在少数落石逃逸,对超防护能级落 石,现有措施可能面临挑战,加强巡视、铺设高吸能材料及原地支护或分解可能有助于该问题的解 决。相关研究思路及获得的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边坡落石灾害风险减轻及防护措施构建、加强提供 重要参考。
2024-11-21 iGeo
以阿勒泰市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法研究其形成机制,利用赤平极射投影与数值 计算得出典型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通过现场调查与Rocfall模拟软件分析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并提出防治方 案。研究结果表明: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在后期持续的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张开甚至贯通,以及强烈的冻融循 环作用是形成骆驼峰崩塌的主要原因;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崩塌体在外界扰动因素(降雨/融雪、地震)的作用下 稳定系数降低明显,多数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崩塌落石形成后经历抛掷、碰撞、弹跳、滚动等运动状态, 弹跳高度最大值为11.3 m,总动能最大值为304.6 kJ。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主动+被动”相结合的崩塌防治措施, 既避免破坏景观,又达到了治理效果。
2024-11-20 iGeo
基于GeoStudio和PLAXIS的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方法如何帮助工程师更高效地工作,提取更好的见解,并执行更好的项目?介绍在采矿中,边坡稳定性既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坍塌的斜坡会使工人处于真正的危险之中。此外,像这样的灾难性事件可能会使采矿作业陷入停顿,并严重降低盈利能力。这种事件在大型露天矿坑中尤其令人担忧,这些矿坑往往稳定性较差,更容易坍塌。    边坡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领
2024-09-29 iGeo
集成如何帮助您进行岩土分析? 土木和采矿工程师一直依赖创新的岩土工程解决方案进行复杂分析。使用多个程序可以提供所需的全面洞察力,然而,这往往需要在程序之间切换并手动传输数据。这就是集成发挥作用的地方。 自从Rocscience开始创业以来,我们的重点一直是创建可靠、易于使用并帮助您提高效率的创新工具。我们理解您在使用多个程序时面临的日常挑战。正因为如此,开发我们的程序之间的集成,并使它们能
2024-05-30 iGeo
针对大型高位崩塌体,由于其崩塌路径难以确定,对于灾害体的防控难度极大,故研究一种 科学性的单体崩塌的风险评价方法意义重大。 以樟木口岸扎美拉山崩塌为例,通过无人机倾斜摄 影、机载 LiDAR 技术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含植被分布),利用 RAMMS Rockfall 软件对高位危岩体的崩 塌运动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崩塌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结果显示,落石在启动与停止 阶段的运动模式以滚动为主,在崩塌路径区的高速崩落过程中以跳跃为主,其弹跳高度与速度不断 上下起伏,并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最大弹跳高度约 53 m。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介于由中等到高,风 险性介于由低到高。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对单体崩塌(尤其是高位崩塌)进行风险评价是合 理的,可以在类似项目中予以充分利用。
2024-11-29 iGeo
某水电站尾水支洞边坡多次发生落石灾害,原被动防护网已发生局部破损,严重威胁着尾水支洞施工期和运行 期的安全,需对原防护网进行修复加固。由于山体陡峭、地貌复杂,人工调查无法确定落石源,采用高精度无人机航摄 初步排查出四处可疑危险源区域,利用 Rockfall软件进行落石轨迹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成果与观测到的落石 落点位置与威胁区域分布情况,反分析确定了两处落石源。在此基础上,根据落石源的落石运动特征,复核分析了原 防护能力不足的原因,发现原防护网的能级和高度不足是导致落石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防护网的能级和 高度,提出了原位修复和增高加固两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有效减小落石威胁区域面积、降低落石率、 改善运动特征参数。其中增高加固方案的防护效果更加显著,落石被全部拦截,落石弹跳高度和动能的最大值分别降 低了 69.64%、66.02%。对被动防护网破损部位的修复加固,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与落石模拟计算成果进行修复方 案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研究成果可为该工程的落石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与落石分析提供参考。
2024-11-29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