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尾水支洞边坡多次发生落石灾害,原被动防护网已发生局部破损,严重威胁着尾水支洞施工期和运行 期的安全,需对原防护网进行修复加固。由于山体陡峭、地貌复杂,人工调查无法确定落石源,采用高精度无人机航摄 初步排查出四处可疑危险源区域,利用 Rockfall软件进行落石轨迹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计算成果与观测到的落石 落点位置与威胁区域分布情况,反分析确定了两处落石源。在此基础上,根据落石源的落石运动特征,复核分析了原 防护能力不足的原因,发现原防护网的能级和高度不足是导致落石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防护网的能级和 高度,提出了原位修复和增高加固两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有效减小落石威胁区域面积、降低落石率、 改善运动特征参数。其中增高加固方案的防护效果更加显著,落石被全部拦截,落石弹跳高度和动能的最大值分别降 低了 69.64%、66.02%。对被动防护网破损部位的修复加固,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与落石模拟计算成果进行修复方 案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研究成果可为该工程的落石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与落石分析提供参考。
2024-11-29 iGeo
目前针对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的固结计算均采用传统的砂井固结理论,即需要将扁长的塑料排水板等效为 圆柱体之后再进行分析,这种简化过程可能会带来一定误差。为此,将塑料排水板视为与其形状较为接近的椭圆 柱体进行研究。首先给出椭圆柱坐标体系下的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固结基本方程,并基于椭圆柱坐标系理论得到 超静孔隙水压和固结度的解析解,讨论新的解答与已有经典解答之间的关系,认为经典的排水板周长等效法高估 了排水板的排水固结效果。此外,讨论了排水板渗透系数 kw随深度线性衰减和随时间指数衰减变化时的固结解析 解,通过计算讨论认为,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对排水板地基固结影响最显著,参数 A2 值越大,排水板地基固结 速率越慢,以致于排水板严重淤堵而丧失排水能力。
2024-11-20 iGeo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危岩体进行防护治理十分必要。 针对某水电站厂区自然边坡高位危岩体的安全防护设计开展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摄建立了高精度三维 边坡模型,运用 Rockfall 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高危险区的落石运动特征与受灾影响范围。根 据计算结果提出以被动防护网为主的防护方案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防护效 果,定量确定了最优参数的防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厂交通洞上方的灌溉渠沿线设置一道高度为 6 m、张拉长度 100 m 的 RXI-150 型被动防护网可有效优化危岩体落石的动能分布序列,显著提高落石 拦截率,降低厂区的落石灾害风险,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该水电站边坡工程的防护设 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与落石分析提供参考。
2024-11-25 iGeo
冰湖溃决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山地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川藏交通廊道的安全。 开展沿线地区的冰湖灾害调查和溃决风险 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十分必要。 选取西藏波密的丹卡弄巴冰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类 比、数值模拟等方法,查明了冰湖、冰川积雪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等分区流域的发育特征,提出了丹卡弄巴具有发生冰湖溃 决和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揭示了高位冰崩、冰川跃动、雪崩等是引发冰湖溃决的主要诱因类型,计算了终碛垄发生全溃的洪水 流量曲线,模拟了泥石流在下游沟道的演进过程。 结果显示,冰湖全溃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将对堆积区 28 户 85 人造成淤埋 的直接危害,还将挤占帕隆藏布河,造成主河偏流,对右岸沿河的川藏交通廊道及其附属设施等造成路基水毁的间接危害。 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冰湖发育区开展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进行初步探索,可供西藏国土空间风险管控、水利水电开发、冰湖 景区选址等冰湖灾害评价提供借鉴。
2024-11-20 iGeo
2023年12月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与支护设计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此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成功引进了Rocscience公司的RocTopple软件。
2025-01-22 iGeo
2023年12月8日,株洲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与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成功采购了GeoStudio Slope/W软件。此次合作标志着株洲市水利工程设计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当地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01-22 iGeo
锦屏一级水电站是我国在建的世界最高拱坝,坝肩工程边坡高度达 500 m,规模巨大。电站枢纽区地处深山 峡谷地区,自然谷坡高陡,地应力水平较高,谷坡岩体卸荷强烈,并发育有断层、层间挤压带、深部裂缝等不良 地质现象。在地质条件详细调查基础上,分析左岸缆机平台以上的顺坡向倾倒变形体、左岸 1 800 m 高程以上的 楔形双滑变形拉裂体等坡体结构及其破坏模式,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区和计算分析。根据坡体结构特点,确定少 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分区分层支护、控制整体、以面覆点的开挖施工和加固设计原则,实施以预应力锚索和 抗剪洞为主、辅以锚杆、混凝土框格梁等措施的局部和整体、浅表和深层的全方位、多层次边坡加固控制体系。 精细设计并严格控制施工时序、爆破技术和工艺,保证建基面岩体质量,通过动态设计和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边 坡施工安全。2006 年 7 月~2009 年 9 月边坡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浅表最大横向位移 79.5 mm,最大垂直下沉位移 52.5 mm,主要受地层岩性和坡体结构控制;深层最大变形量 60 mm,最大速率 0.1 mm/d,主要受深部裂缝控制; 目前位移均趋于收敛,满足安全控制标准。锦屏一级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新的 经验和借鉴。
2024-12-19 iGeo
Sarma方法满足所有平衡条件。对于每个条块,满足水平和垂直力平衡和力矩平衡。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滑面,垂直或倾斜的条块。本教程将演示优化的条块角度选项,其中关键的条块角度集由程序找到,受条块不能相互交叉这一事实的限制。采用多场景进行两组分析,对于第一组分析,我们将查看垂直条块。打开项目设置,转到方法页面,确保选择了GLE/Morgenstern-Price、Spencer和Sarma方法。该对
2024-05-15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