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下荆江河段典型的上黏下砂二元岸坡,选用香根草-高羊茅组合植物护坡型式,综合考虑植物根系锚 固作用及植被蒸腾作用,利用 GeoStudio 软件模拟岸坡强度指标和热力学指标,运用单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河道水 位下降幅度 M、水位下降速率 R、初始水位 I 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比三种因素 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在水位下降过程中,岸坡稳定安全系数先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 岸坡稳 定性受水位快速下降的影响最大,当下降速率小于 1 m/d 时,素土岸坡能保持在基本稳定状态; 当下降速率大于 3 m/d 时,岸坡失稳破坏。植被有助于提升岸坡的稳定性,有植被岸坡与素土岸坡相比,其稳定安全系数最大可 提升 4.33%; 岸坡稳定安全系数与 M、R、I 三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在有植被条件下依次有所下降,最大降低 3.73%。本文研究结果明确了水位变化条件下植被对下荆江岸坡的稳固效果,可为生态护岸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 支撑。
2024-11-22 iGeo
针对软土地区基坑底土层为饱和软黏土的情况,设计了狭长深基坑的抗隆起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 位条件下的基坑围护墙弯矩、土压力分布、水平位移以及基坑隆起稳定破坏机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参数和工况,建 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工况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与破坏状态,并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和坑 外水位的增加,坑底软土层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当隆起变形较大时,围护墙由于坑内土
2024-12-25 iGeo
为 揭 示 土 体 参 数 旋 转 各 向 异 性 空 间 变 异 性 对 边 坡 大 变 形 特 征 的 影 响 规 律,将 土 体 不 排 水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模 拟 为 旋 转 各 向 异 性 随 机 场,提 出 采 用 多 重 响 应 面 法 对 随 机 场 样 本 进 行 边 坡 稳 定 性 安 全 系 数 高 效 求 解 和 升 序 排 列,进 而 使 用 随 机 物 质 点 法 按 序 模 拟 随 机 场 样 本 的 边 坡 大 变 形 过 程 . 以 一 饱 和 不 排 水 粘 土 边 坡 为 例,研 究 了 旋 转 各 向 异 性 随 机 场 的 旋 转 角 度 β 和 弱 主 方 向 自 相 关 长 度 θ 2 对 边 坡 大 变 形 特 征 和 破 坏 模 式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提 出 的 基 于 多 重 响 应 面 的 随 机 物 质 点 方 法 可 以 高 效 开 展 边 坡 大 变 形 概 率 分 析;β 和 θ 2对 边 坡 大 变 形 特 征 和 破 坏 模 式 均 有 显 著 影 响;边 坡 大 变 形 破 坏 的 影 响 距 离、 滑 动 距 离 和 滑 动 体 积 的 平 均 值 与 标 准 差 均 随 θ 2 的 增 加 而 增 加;边 坡 大 变 形 过 程 中 可 能 产 生 4 种 破 坏 模 式,其 中 深 层 滑 动 和 渐 进 式 滑 动 为 该 边 坡 模 型 的 主 要 概 率 失 稳 模 式 . 因 此,提 出 的 方 法 为 边 坡 大 变 形 概 率 分 析 提 供 了 一 条 有 效 途 径,考 虑 参 数 旋 转 各 向 异 性 空 间 变 异 性 的 边 坡 大 变 形 概 率 分 析 对 准 确 评 估 边 坡 失 稳 风 险 具 有 一 定 的 理 论 参 考 意 义 .
2024-11-29 iGeo
植被对边坡稳定影响机制是全世界性的课题,研究多集中于根系固土能力和边坡稳定性增益方面,针对植被边坡 土体变形和稳定性对风荷载作用的响应机制并不清晰。为探讨风荷载作用下土体应力发展和稳定性影响规律,该研究基于 前期调查选取缙云山 3 种典型乔木(杉木、润楠、大头茶),采用 Geo-studio 建立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各坡体模型在不同 风速下的应力、位移和边坡稳定系数。结果表明:1)风荷载作用下,在根土盘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迎风侧根土盘上 部和下部表现为压力和张力,背风侧则相反;随风速和坡度增大,整体转动趋势加剧,总位移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2) 当坡度较小时,边坡稳定系数随风速增大先轻微增大后迅速降低,坡度较大时,稳定系数随风速变化单调递减。45°陡坡在 最大风速(30 m/s)下,大头茶、润楠和杉木的安全系数较无风时分别降低 3.6%、27%、11.8%,大头茶边坡在风荷载下平 均应力和总位移最小,稳定性受风荷载影响最小。3)林冠宽度、根盘直径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极差随风速增大而放大,冠 高和根盘深度的极差变化不大,林冠宽度和根土盘直径参数为主要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子。类似大头茶具有较大根土盘直 径的树种护坡作用受风荷载影响较小,而类似润楠和杉木具有较大树冠高度,较小根土盘直径和较大根系深度的植边坡在 风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现象和位移增大趋势明显,风力对稳定性不利,不建议作为多风区域高边坡防护树种。研究结果有 助于理解和认识风荷载下土体应力传递机制和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为多风区域植被边坡防护提供依据。
2024-11-29 iGeo
高位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分布位置高、隐蔽性强、破坏性大、治理难度高等特点。汶马高速公 路沿线两侧山体发育大量的危岩体,崩落后对山脚路线施工和运营安全造成影响。通过新店子隧道进口高位危岩的稳定性 评价,分析危岩体的成因和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其的处治措施,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借鉴,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类似高位危岩体的治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4-11-29 iGeo
库岸边坡如果在历史上发生过滑坡灾害,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将略高于临界状态值 1.0,仅以安全系数评价库 岸老滑坡的稳定性,将导致预测结果与边坡稳定状态不相符合。提出以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渗透系数为核心的水力 参数联合随机(场)统计特征为基础,建立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有限的室内土水特征关系试 验数据,采用贝叶斯理论校准土水特征曲线 VGM、VGB、VG 和 FX 模型参数的随机统计特征,并得到模型备选组合 的概率。其次根据饱和渗透系数的随机场统计特征,联合土水特征曲线的随机统计特征,生成库岸边坡非饱和渗透系 数的随机场空间分布。最后分析仅考虑土水特征曲线随机统计特征的库岸边坡稳定性失效概率,以及综合考虑非饱和 渗透系数随机场统计特征的可靠指标。针对三峡库区石榴树包老滑坡在 2020 年强降雨和长江水位快速升降的工程背景, 开展考虑渗流作用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较低,但是可靠指 标满足规范不小于 2.70 的要求,无需采取额外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建议继续开展边坡的长期健康监测。
2024-11-22 iGeo
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的变形失稳是目前机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边坡治理联合支挡结构的协同变形 工作机能是当下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以攀枝花机场 12# 高填方为例,基于原设计锚索–抗滑桩–加筋土挡墙治理 方案,运用 BIM 技术进行模型设计,达成三维可视化分析。以后排桩顶部增设垫层优化为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 计算,开展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垫层对控制填土内部塑性协同变形发展及综合支护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
2024-12-25 iGeo
为探讨串珠状岩溶区桥梁桩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其稳定问题,给出了按桩顶变形控制桩身竖向承载力的 简化荷载传递法。结合位于深度逾百米的串珠状岩溶区桥梁群桩基础进行了沉降对比计算,并采用 ADINA 软件 对桩端是否压浆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桩端不压浆时,两种简化方法与规范法计算结果较接近,但与 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而桩端注浆时,理论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短摩擦桩 + 桩端压浆”的处理方 案较长摩擦桩方案不仅能降低施工难度、有效控制沉降,且能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是串珠状岩溶区桩基设计的一 种有效处理方法。
2024-12-20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