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 输电线路非均匀脱冰严重工况的规律

    导线因脱冰而上下剧烈运动对输电线路造成电气和机械事故。为研究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建立了 3 自由 度多档导线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随机非均匀 1 次、2 次、3 次的脱冰跳跃规律得知: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 幅值最大点并不一定在脱冰档中点;非均匀脱冰段中点位置在 0.35~0.75 档距之间时能够产生严重的冰跳幅值; 非均匀脱冰量一定时,脱冰率越大,冰跳幅值越大;非均匀脱冰量一定且脱冰段数>2 时,脱冰段互相紧靠比相互 分离产生更大的冰跳高度;非均匀脱冰量一定时,脱冰次数对冰跳幅值影响较小,脱冰段整体位置对冰跳幅值影 响较大。比较非均匀脱冰与均匀脱冰,证明非均匀脱冰比均匀脱冰具有更严重的冰跳幅值。研究表明,架空输电 线路设计应考虑随机非均匀脱冰状况。

    2024-11-20 iGeo

  • 中低山冲沟型泥石流运动参数及过程模拟

    降雨诱发中低山冲沟型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堆积厚度是泥石流防治的重要参数,以江西省修 水县平石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流槽试验、Voellmy 碎屑流运动理论和快速物质运动 仿真平台( RAMMS3D) 等方法对泥石流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泥石流的最大的泥石流运动速度、 堆积厚度分别是 5. 69m/s、12. 63 m,各关键位置运动速度、堆积厚度与泥石流现场调查结果相近; 现 场调查和流槽试验为数值模拟提供地形地貌、干摩擦系数和黏滞系数等关键参数,RAMMS3D 数值模 拟能够准确地模拟泥石流的运动变形过程,确定泥石流的影响区域。

    2024-11-29 iGeo

  • 大型地下通道开挖对下卧地铁隧道上浮影响

    为了研究地下通道明挖施工对地铁隧道上浮的影响,基于地铁隧道上浮变形实测数据,分析地下通道开挖 过程中下卧地铁隧道上浮变形的统计规律.采用小应变硬化土模型,开展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地下通道开挖 过程中下卧隧道的上浮规律.结果表明,在地下通道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下卧地铁隧道的上浮变形与卸载率近似呈 线性关系;基底不同水平位置隧道上浮变形连成的包线随着卸载率的增加,由直线型发展为抛物线型,最 终 呈 双 峰线型.

    2024-11-25 iGeo

  • 波浪、海流环境中跨海桥梁深水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

    以跨海桥梁深水桥墩为对象,建立可考虑波浪、海流及地震共同作用的精细化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系统讨论了不同波、流参数下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流联合作用时,深水桥墩响应 峰值随流速、水深、波高的增加而增大,随波浪周期的增大而减小。波、流及地震共同作用下,桥墩响应幅值大于 或小于地震单独作用时,但仍以地震作用为主,其响应特征与地震单独作用时相同;桥墩响应峰值随波浪相位、周 期的增加而波动,随波高、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或减小,随流速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波、流环境影响桥墩的地震 响应,其程度与地震动频谱特性及波、流参数有关,其影响幅度最大可达到30.0%以上,在跨海桥梁抗震设计中应 予以考虑。

    2024-11-20 iGeo

  • 小木岭泥石流堵江风险数值模拟

    利用 RAMMS对泥石流在不同暴雨频率下进行模拟,可对泥石流堵河风险做出预测。小木岭泥石流在 10a一遇、20a一遇、50a一遇、100a一遇暴雨频率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较大,均会将绵远河主河道局部堵塞甚 至是完全堵断,出现堵江的可能性极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沟道内的水土保持和周边区域的降雨监测,以期达 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减小其带来的破坏。

    2024-11-29 iGeo

  • 大位移滑坡形态的物质点法模拟

    滑坡是一典型的动力大变形过程,对这种变形很大的问题如欲模拟其变形后的形态,应用传统有限元法会遇 到较大困难。应用物质点法这一较新的数值方法对一高边坡发生滑坡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同时结合这一分 析对大位移滑坡过程进行了讨论。首先将黏性阻尼与运动阻尼相结合,应用动态松弛技术生成边坡初始应力场,初始 应力场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符。接着将土体黏聚力降为 0,诱导稳定边坡滑坡。滑坡模拟过程表明,滑动面的位置和曲 率在滑动过程中均不断变化,滑动模式由转动滑动向平动滑动转变,最终形成的稳定边坡坡角小于土体内摩擦角。

    2024-11-25 iGeo

  • 砂土中筒型基础沉放过程渗流特性和沉贯阻力研究

    筒型基础的沉放是一项关键施工过程,沉放时土体在施工负压下产生渗流场,而渗流对基础筒壁的侧摩阻力和端阻 力产生影响,导致沉贯阻力难以预测。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筒型基础沉贯过程中的渗流特性 进行分析,揭示筒壁两侧及筒端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分布;然后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沉贯阻力的推导中,并对推导的公式进行 验证。研究表明:筒型基础沉贯过程中,筒壁两侧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沿筒壁深度几乎呈线性变化,在接近筒端时出现非线 性变化;不同的沉贯深度下,渗流对沉贯阻力的影响不同,随着沉贯深度的增加,减小的阻力占总沉贯阻力的比值越来越大; 通过推导的理论公式计算的试验模型和实际工程的沉贯负压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2024-11-20 iGeo

  •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单体崩塌风险评价——以西藏樟木口岸扎美拉山为例

    针对大型高位崩塌体,由于其崩塌路径难以确定,对于灾害体的防控难度极大,故研究一种 科学性的单体崩塌的风险评价方法意义重大。 以樟木口岸扎美拉山崩塌为例,通过无人机倾斜摄 影、机载 LiDAR 技术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含植被分布),利用 RAMMS Rockfall 软件对高位危岩体的崩 塌运动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崩塌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结果显示,落石在启动与停止 阶段的运动模式以滚动为主,在崩塌路径区的高速崩落过程中以跳跃为主,其弹跳高度与速度不断 上下起伏,并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最大弹跳高度约 53 m。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介于由中等到高,风 险性介于由低到高。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对单体崩塌(尤其是高位崩塌)进行风险评价是合 理的,可以在类似项目中予以充分利用。

    2024-11-29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