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坝体土体和防渗墙模量变化对防渗墙应力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结合某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的某土石坝进行了数值模 拟。分析计算按加固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模拟, 同时利用 adina 中多孔介质材料属性, 考虑了坝体中渗流作用对防渗墙应 力变形的影响。接触面单元考虑到在防渗墙的实际施工中需要泥浆护壁, 采用 Go odman 修正单元。为分析坝体土体和 墙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墙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研究了正常水位下防渗墙的应力和变形随坝体土体和防渗墙弹性模量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性。计算结果表明: 当防渗墙的弹模小于 5 000 M Pa 时, 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当防渗墙的弹模大于 5 000 MPa 时, 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敏感; 最大水平位移随着防渗墙模量的增大变化 不大, 对防渗墙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防渗墙墙体应力和变形对坝体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2024-12-12 iGeo

  • 考虑拉裂缝的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

    评述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研究面临的挑战性,应用极限平衡法软件 Slide、有限元法软件 Phase2,分 别从推力线分布状况、达到临界剪切强度折减时单元拉伸屈服分布状况角度出发,探讨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 分析中引入拉裂缝的必要性;在极限平衡法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拉裂缝分别在干燥和完全充水条件下 的最不利深度;分析拉裂缝引入后对稳定安全系数、最危险滑面形态及条间法向力的影响,阐述拉裂缝水分充填 对稳定性的不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敏感性分析法可较好地确定拉裂缝的深度;考虑拉裂缝后,滑块土条条间 法向拉力消失,稳定安全系数降低,设计更趋于安全,拉裂缝完全充水将进一步加剧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安全 系数的降低;滑面由上部垂线和下部圆弧共同组成,其形态更真实客观。

    2024-11-20 iGeo

  • 阿海重力坝倾斜层状地基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

    基于大型通用商业软件ADINA, 研究了倾斜层状岩体地基的有限元模型, 并以云南阿海水电 站混凝土重力坝为背景, 通过调整地基垂直层面和平行层面的力学参数, 进行敏感性分析. 研究结 果表明, 复杂层状地基的力学参数变化对坝体应力和变形有明显影响, 随着坝基岩体垂直和平行层 面变形模量的改变, 坝体应力和变形相应改变.

    2024-12-12 iGeo

  • 考虑埋深与剪切效应的基坑卸荷下卧 隧道的形变响应

    基坑卸荷将对下卧既有隧道产生附加荷载。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考虑隧道剪切效应及埋深效应的基坑开挖下卧隧道 形变响应的半解析解。引入能考虑隧道埋深的修正基床反力系数,再由 Mindlin 解给出基坑卸荷对下卧隧道产生的附加荷载。 视既有隧道为埋置于 Pasternak 地基上的 Timoshenko 梁,将附加荷载施加于隧道并计算其响应,提出可考虑隧道埋深及剪切 效应的下卧隧道在基坑卸荷下的响应解。与三

    2024-12-20 iGeo

  • 矩形管廊顶管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影响研究

    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造成邻近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而以往研究顶管、土体与邻近管线相互作 用的有限元方法大多借鉴盾构的模拟方式,未考虑土体变形受到掘进机约束以及顶推的持续扰动作用的影响,造成计 算结果不准确。基于 Plaxis 3D 平台建立管廊、土体及邻近管线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土体收缩率模拟地层 损失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适用于顶管施工特点的土体收缩率的确定方法。在此

    2024-12-20 iGeo

  • 岩质边坡稳定影响因子分层敏感性分析及权重确定

    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 ADINA,计算边坡在不同情况下的安全系数,将部分评价因子敏 感性分别进行了分层比较分析,进而得出该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赋予一定比值,提出一种 权重确定方法,该方法相对客观地反映了在不同位置下部分因子对边坡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同一位置下 不同因子对边坡安全的影响大小。

    2024-12-12 iGeo

  •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边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为修正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极限平衡法的缺点, 引入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单元法。 分别介绍了有限单 元理论与强度折减法技术。 失稳判据是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 目前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主要有三种判据, 同时得到边坡安全系数。 通过算例, 与传统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相比较, 结果表明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 分析边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是可行的, 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为边坡的支护治理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024-12-04 iGeo

  • SEEP/W中的材料模型

    饱和土渗流本构对定义总是处于水位线以下的土层区域的材料很有用,但是它不能用于定义在分析中几个点会变得部分饱和的土。如果是这样的话,模型会继续求解,将非饱和区域定义与饱和区域一样的渗透速率,这会导致流量被高估,并且导致不切实际的水位线。

    2024-05-30 admin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