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合理评价某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将节理网络有限元(JFEM)与Rosenbluth点估计法相结合建立边坡节理网络概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该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浅表部有部分岩体由于风化以及结构面相互切割的影响,易形成不稳定块体以“滑移-拉裂”的形式失稳。本文的分析方法考虑了结构面非贯通、随机发育的特性以及岩体强度参数(内摩擦 角和黏聚力)的变异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2024-12-05 iGeo
受不良工程地质条件、降雨、历史上无序排土等客观因 素影响,广东省大宝山矿李屋排土场高陡边坡极易产生滑 坡、泥石流等安全事 故。为充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采 用 多 种数值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李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 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现场实地调研与试验研究确定了排土 场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利 用 Slide软件对排土场二维模型进 行数值模拟,对失稳边坡进行堆置参数优化,采用 Geostudio 以及 FLAC3D软件进 行 了 进 一 步 计 算 校 核,多 角 度 定 量 分 析了排土场稳定性状态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稳坡措施。结 果表明,3-3剖面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边 坡 产 生 滑 坡 的风险 较 大;FLAC3D、Geostudio与 Slide的 模 拟 结 果 较 一 致,多种模拟手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准确且合理。最终根据 模拟结果提出了“分台阶排土+堆置反压平台”的治理措施, 为矿山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为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 分析提供了技术指导。
2024-12-04 iGeo
对水位波动条件下有封底基坑二维渗流场孔压响应进行了解析研究。将基坑周围土体划分为多个区域,应用叠加原 理和分离变量法将各区域超静孔压响应分布用级数形式进行表达,结合区域间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求解系数矩阵,得到水位 波动条件下有封底层基坑二维渗流场超静孔压分布的显式解析解。将解析解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方法 的正确性。基于该解析解进一步给出了水位波动引起出逸比降和涌水量的计算公式,对封底层作用效果和封底层厚度、渗透 系数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基坑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底层厚度减小和渗透系数增大,出逸 比降和单宽渗流量均增大,但增大的速率降低。
2024-12-25 iGeo
以某水电站修复工程坝址左岸 1 470. 00 m 高程以下边坡为例,通过地表地质测绘、分析前期勘察成果,研 究边坡坡脚崩塌体形成的机制、边坡岩体中结构面组合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国际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软 件,对边坡稳定性作出了地质评价,提出了边坡加固措施的地质建议。建议中针对崩塌体部位的处理已完成,实施 后效果良好,有效减缓了边坡的再次崩塌风险,对类似工程边坡处理提供了经验参考。
2024-12-04 iGeo
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工况下,岩体的强 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受严重影响,且岩体受地表水和地下 水的静力和动力作用,降雨严重影响软弱基底排土场边坡的 稳 定 性。 利 用 Geostudio 软 件 Bishop 法、Spencer 法、 Morgenstern-Price(M-P法)、Janbu法和 Sarma法5种极限 平衡条分法进行自然工况和降雨工况的二维排土场模型综 合性数值模拟试验,通过 AHP法对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进 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设计方案在各工况下的安全系 数均较大;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显著,李屋排土场边坡 稳定性安全系数随雨量增加而减小。研究方法为软弱基底 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范例。
2024-12-04 iGeo
我们很高兴推出RS2 Python脚本功能,旨在通过自动化任务和提高效率来彻底改变您的分析工作流程。传统上,调整模型以适应新数据既耗时又容易出错。RS2的Python脚本会自动更新模型以响应新的地质数据,从而简化项目时间表并提高准确性。这项新功能还可以自动化复杂的手动工作流程,以提高生产力并确保一致性。简化工作流程通过RS2 Python脚本功能,您可以自动化各种RS2建模和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
2024-09-30 iGeo
水平旋喷桩施工期间,大量高压流体注入土层,引起土层内部产生较大的膨胀作用,致使周围一定区域的土体发生 变形。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土体变形可以归结为压力膨胀和体积膨胀共同作用的问题。依托单根水平旋喷桩施工的现场实例, 建立了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数值模型。将水平旋喷桩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问题简化为圆孔的膨胀问题,可以统筹 考虑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的影响。首先需要确定注浆压力的影响半径和注浆流量引起的体积膨胀比,然后可以通过数值模型 计算膨胀引起的土体变形。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表明,当注浆压力影响半径为成桩半径的 6 倍时,数值计算结 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2024-12-25 iGeo
地下硐室围岩因结构面存在稳定性显著降低,且受结构面影响难以进行力学参数室内试验测定,导致不同围岩力学参数难以准确表示。提出一种采用分析分解模型数值试验估算围岩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依据围岩分类体系结果,借助FracSim 3D程序构建不同围岩类别的三维结构面网络模型,并通过x,y,z方向截取二维结构面网络图以反映岩体各向异性特征,实现构建分析分解模型; 之后,应用已有试验成果将分别得到的对应的完整岩块及相关 结构面的力学参数值作为模型基本输入参数; 最后,应用有限元法(Phase 2D程序) 建立其对应的岩体结构数值模型,通过有效控制边界条件实现对单轴压缩、三轴压缩等试验的模拟,即实现用宏观等效的岩体模型来预测岩体强度与变形特性,进而完成对不同类别围岩力学参数值的确定。
2024-12-05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