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 基于落石运动特征分析的被动防护网设计方案研究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危岩体进行防护治理十分必要。 针对某水电站厂区自然边坡高位危岩体的安全防护设计开展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摄建立了高精度三维 边坡模型,运用 Rockfall 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高危险区的落石运动特征与受灾影响范围。根 据计算结果提出以被动防护网为主的防护方案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防护效 果,定量确定了最优参数的防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厂交通洞上方的灌溉渠沿线设置一道高度为 6 m、张拉长度 100 m 的 RXI-150 型被动防护网可有效优化危岩体落石的动能分布序列,显著提高落石 拦截率,降低厂区的落石灾害风险,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该水电站边坡工程的防护设 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与落石分析提供参考。

    2024-11-25 iGeo

  • Pasternak地基降水对邻近管线影响的解析研究

    基于 Pasternak弹性地基梁理论,结合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和 Dupuit假设,推导了砂土地层 单井降水引起邻近管线变形的解析解.算例解析计算结果与抽水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 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管线受力变形的影响参数.结 果 表 明:研 究 管-土 相 互 作 用 时,土中剪力的影响不应被忽略,管线变形范围与降水影响半径大致相等.降水深度、管线与降水井 距离对管线变形及受力有较大影响,且存在临界降深,使得管线变形及受力发生较大转变.到达临 界降深前,管线变形和弯矩最大值位于管线中心,随降深增大而增大.超过临界降深后,管线弯矩最 大值会随降深增大由管线中心向外偏移,出现两个弯矩峰值,位于水位线与管线相交处.研究成果 可为相关工程的管线防护提供参考.

    2024-11-20 iGeo

  • 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下软土地区盾构隧道长期沉降分析

    为分析地铁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宁波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问题,运用室内土的动三轴试 验,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循环动应力条件下宁波淤泥质软黏土的塑性累积应变;依据淤泥质黏土的室内动三轴 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修正的指数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将数值模拟与修正的指数预测模型相结合并运用分层 总和法,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的长期沉降进行预测。结 果 表 明:线 路 的 不 平 顺、地 铁 列 车 循 环荷载的大小及频率对宁波淤泥质软黏土地区隧道下卧土层的长期沉降有较明显的影响,同等试验条件下,线 路不平顺时下卧软土的长期沉降约为平顺时的2.9倍;地铁列车循环荷载的频率越高,所引起宁波淤泥质软黏 土地层的塑性变形幅值越小;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10年后隧道下卧土体的累计沉降约为22mm,第1年的 沉降较大,约占运营10年累计总沉降量的50%。

    2024-11-20 iGeo

  • 冬季山区油气管道困难管段的安防巡检创新模式可行性讨论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随着各行各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过 程加速,通过使用无人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成为共识。无人 机体现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愈发凸显,经过产业化发展,中国 无人机行业已进入重要的窗口期,工业无人机应用中的安防巡检领域占比 提高至 18.76%,跃升为三甲之一。 根据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止 2021 年 底,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 9.64 万公里,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营愈 发成为涉及民生安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增长速度和数量不断攀升, 管道安防巡检工作产生出大量受环境愈发复杂而滋生出的新问题亟待解决, 无人机赋能成为安防巡检管理升级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相关智能化、系 统化技术手段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无人机巡检应用的相关需求开 始向产品技术创新以及多样化应用趋势变化。 本文主要围绕无人机安防巡检技术在现有领域的深化应用,以填补油气管道在高寒山区困难管段冬季无法巡检的空白为契机,通过分析评估无人 机赋能巡检的应用边界,希望能够为不断提高创新油气管道的安防巡检模式, 拓展无人机在安防行业的应用范围,为提升行业市场容量提供参考意见。

    2024-11-25 iGeo

  • DMC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可靠性分析及设计优化

    针对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水泥土搅拌桩 (DMC) 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存在一定风险的问题,基于 Monte Carlo dropout 神经网络 (ANN_MCD) 架构的随机变换,利用模型输出随机性表征土体参数的不确定性. 结合有限元 与代理模型,开展考虑土体参数不确定性的 DMC 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高效计算,获得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垫 层厚度参数组合下的工后沉降概率分布. 以路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目标可靠指标,确定工后沉降界限值,建 立沉降与地基处理成本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结合成本效能指标进行结构设计优化. 研究表明,ANN_MCD 模型可 以依据地基软黏土塑性指数 Ip,推演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预测参数的 95% 置信区间与试验值吻合良 好. 利用土体与结构参数独立进行特征提取的双输入层 ANN 代理模型,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结构冗余,实现 DMC 复合地基工后沉降 S 的高效高精度预测. S 与最低建造成本符合 Logistic 曲线形式,成本效能分界值 Cv 位于 曲率最大点,设计优化方案应位于成本≤Cv 的高效费比区.

    2024-11-20 iGeo

  •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群桩沉降性状研究

    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会改变原有桩基础的沉降性状。采用双曲线模型来模拟桩侧及桩端阻力的发挥函 数,并结合剪切位移法求出该模型参数。然后通过荷载传递法,建立增层开挖工况下群桩基础中基桩的控制方程。结 合工程实例,利用 ADINA 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得到群桩基础中基桩的 p–s 曲线,并与本文的计算方法进 行对比验证。最后,研究了地下室增层开挖工况对群桩基础中基桩沉降性状的影响。分析得出,随着增层开挖深度的 增大,方形布桩中心桩的桩顶沉降量在不断增加;在同一开挖深度时,角桩的沉降量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 不同的布桩形式对中心桩沉降性状会有一定的影响。

    2024-11-20 iGeo

  • 西藏波密丹卡弄巴冰湖发育特征与潜在风险

    冰湖溃决是青藏高原的典型山地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川藏交通廊道的安全。 开展沿线地区的冰湖灾害调查和溃决风险 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十分必要。 选取西藏波密的丹卡弄巴冰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工程地质类 比、数值模拟等方法,查明了冰湖、冰川积雪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等分区流域的发育特征,提出了丹卡弄巴具有发生冰湖溃 决和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揭示了高位冰崩、冰川跃动、雪崩等是引发冰湖溃决的主要诱因类型,计算了终碛垄发生全溃的洪水 流量曲线,模拟了泥石流在下游沟道的演进过程。 结果显示,冰湖全溃条件下形成的泥石流将对堆积区 28 户 85 人造成淤埋 的直接危害,还将挤占帕隆藏布河,造成主河偏流,对右岸沿河的川藏交通廊道及其附属设施等造成路基水毁的间接危害。 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冰湖发育区开展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进行初步探索,可供西藏国土空间风险管控、水利水电开发、冰湖 景区选址等冰湖灾害评价提供借鉴。

    2024-11-20 iGeo

  • “一桩两用”新型支护结构在某深基坑支护中的 应用分析

    兰州地区某深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小,针对主楼基础桩已施工且地下车库后开挖的特殊情况 下,提出将临近已施工多排基础桩作为地下车库基坑支护桩的构想,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计算模型。计算基坑开 挖过程中这种新型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同时,借助有限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 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桩两用”新型支护形式能极大的节约场地空间;基础群桩作为多排支护桩时能更有效 的控制土体位移及围护结构变形;与传统的桩锚支护结构相比,该新型支护结构更加经济节约,避免了单纯意义 上大量支护桩的施工,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和材料成本,成功的做到了“一桩两用”,充分体现了该新型支护结构巨 大的优越性,可为本地区同类深基坑工程支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24-11-20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