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 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

    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同尺寸的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并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含泥化夹层顺层 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顺层边坡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整体上小于反倾边 坡;在坡体中上部(相对高度大于 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下部(相对高度小于等 于 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反倾边坡近似相等;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面位移随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而 大幅度增加,顺层边坡坡面位移大于反倾边坡,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顶位移之间的 差值增大;反倾边坡较顺层边坡具有更高的地震稳定性;顺层边坡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体后缘的垂直张拉裂隙、岩 层沿泥化夹层的顺层滑动以及坡顶岩块崩落,而反倾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面水平向和垂直向裂隙交错、泥化 夹层挤出以及坡顶被震碎。

    2024-12-18 iGeo

  • 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分析

    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不多。结合大理西站边 坡工程,应用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以及新近提出的有限元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对锚杆抗滑桩加固 边坡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本文描述不同方法的计算特点和计算过程,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异 同点,分析锚杆抗滑桩的抗震性能与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以确保工程安全。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 设计参考。

    2024-12-13 iGeo

  • 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数量明显增多,基坑的开挖必将改变周围土体应力场,对 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以杭州一紧邻地铁隧道的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为例,运用 Plaxis 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 构以及临近隧道变形进行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基坑外土体位移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会引起围护结构、周边土体以及临近隧道产生向基坑方向的位 移,变形规律与开挖工况以及距基坑远近密切相关。本文结果为类似砂性土地基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2024-12-18 iGeo

  •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削方回填治理效果分析

    滑坡灾害的工程治理方法有很多,每种治理措施在施工之前都需进行大量的模拟研究。本文以三峡库区某滑坡 为载体,针对削方减载、回填压脚的组合治理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首先计算出原坡滑体主滑段与 抗滑段分界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削方回填方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其治理效果。先通过有限元法,以一年为 计算周期,对原滑坡及四种方案分别进行瞬态渗流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五种模 型的稳定性系数,并分析治理前后滑面相关参数。通过对比不同的方案,从滑坡体稳定性系数、滑面有效正应力、滑面抗 剪强度、方案性价比等四个方面评价了其治理效果,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024-12-13 iGeo

  • 漳泉铁路K56路肩挡墙病害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

    介绍漳泉铁路 K56 路肩挡墙病害情况,对挡墙的外倾变形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通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边坡稳 定数值分析,计算搜索出最不利的滑面( 即破裂面) ; 采用库仑理论计算作用于挡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并对挡墙病害 进行检算。通过经济适用性、施工优越性、对既有路基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对比,确定采用既有路肩墙墙体注浆+肋 柱整板式锚索墙加固方案,对既有路肩墙病害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解决了在一些客观条件受限情况下既有路肩 墙变形病害问题。

    2024-12-13 iGeo

  • 基坑上跨已运营地铁隧道的设计及实测分析

    基于某箱型隧道上跨已运营地铁隧道基坑工程,对该工程支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方式进行设计。有限元分析及 实测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抽条放坡开挖+板锚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底土体的回弹和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该工法充分 利用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人工抽条放坡开挖主要用于控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土体的回弹及地铁隧道的上浮; 而板锚支护的设置,则可有效地约束基坑开挖后由于土体卸载引起的地铁隧道变形。该工程采用数值分析进行施工前 预测与自动化监测指导施工相结合方法也是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其成功经验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12-12 iGeo

  • 库水位波动条件下不同桩位抗滑桩抗滑稳定性研究

    水库滑坡抗滑桩治理设计工作中,桩位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造价。以张桓候庙园区东侧滑坡为例,在 分析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三峡水库实际运行条件进行不同桩位滑坡变形规律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的 GeoStudio 数值模 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库水位上升时,滑坡前缘位移减小,后缘位移增大。滑坡前缘在水位下降和最低水位时出现位移极大 值;滑坡后缘在水位上升和最高水位时出现位移极大值。②对滑坡后缘位移最有效的控制桩位为位于地面高程 175 m 的下滑 段接近滑坡最大推力区域的桩位Ⅰ,对前缘和中部位移最有效的控制桩位是位于距滑坡剪出口 130 m 阻滑段的桩位Ⅱ,最优 桩位是桩位Ⅱ。考虑水位波动的影响,提出了对现有抗滑桩设计的设计安全系数修正方法,为水库滑坡抗滑桩设计提供参考。

    2024-12-13 iGeo

  • 三维空间中非连续面对水力压裂影响的试验研究

    油气储层常发育断层、天然裂缝、节理等非连续面,其产状、地应力状态对水力裂缝扩展路径会产生重要影 响。尤其是在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储层中,其天然裂缝影响着水力压裂后的裂缝网络。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试 验设备,模拟了水力裂缝在具有不同产状非连续面的人造岩体中的扩展行为,并分析了泵压曲线的特征。试验结果表 明:水平主应力差存在临界值(5~7 MPa),小于该临界值,水力裂缝不可能穿透非连续面;非连续面走向角和地应 力差异系数越大,水力裂缝越容易穿透非连续面;非连续面倾角跟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没有明显的关系;穿透试验中 的泵压曲线跟没穿透试验中的泵压曲线差别明显;压裂曲线峰值泵压均随水力裂缝中点到储层中非连续面的最短距离 (简记为 DNF)增大而递减。与非连续面的倾角相比,走向角是影响水力裂缝穿透行为的关键因素;准确预测油藏中 水力裂缝扩展路径,有必要准确获取非连续面产状和三向地应力场;根据泵压曲线的特征,可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 非连续面和定性的判断 DNF,为油田现场评价水力压裂效果提供参考。

    2024-12-12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