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止水帷幕的挡土作用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

    基坑围护结构主要起挡土和止水的作用。现行计算方式大多认为挡土结构承担水土压力,止水帷幕防止地下 水渗入坑内,一般不考虑止水帷幕的挡土作用。实际应用上水土压力首先传递给帷幕,再间接传递给灌注桩。如果把 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围护结构,帷幕的存在增加了整体的刚度和重量,进而起到增加整体稳定性的作用。理论和实践 表明,帷幕具有一定的挡土作用。分别研究了搅拌桩深度、排数、弹性模量取值以及搅拌桩与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对基 坑变形的影响。帷幕深度从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到灌注桩深度的过程中,基坑侧向位移减小量明显,帷幕深度继续增加 时,基坑侧向位移会继续减小,但减小量不明显。帷幕排数的增加使得基坑侧向变形明显减小,特别是从两排增加到 三排时,侧向变形减小量很大。

    2024-12-25 iGeo

  • 在役高速公路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注浆处治技术

    针对江苏沿海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侧向辐射注 浆加固处治技术. 依托连盐高速公路 K20 + 084 ~ K20 + 144 路段注浆加固工程,研究了侧向辐射注 浆法的施工工艺、监测与检验方法以及注浆设计参数,建立了在役高速公路软基注浆加固数值分析 模型,开展了既有路堤下软基注浆加固效果及变形特性的分析,并通过现场实测变形资料验证了分 析方法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既有路堤的工后沉降量减少了 90 mm,地基土体的最大侧 移量减少了 17. 2 mm,其不均匀沉降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路堤填土高度及其 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注浆率和注浆深度等施工参数,以便获得最佳的加固效果

    2024-12-25 iGeo

  • 预留土基坑支护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应用小应变硬化土本构模型对郑州典型粉土地层中的预留土支护基坑的支护性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预留 土形状参数——顶部宽度、底部宽度等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以及支护桩墙最大弯矩等的影响规律。借助强度折减有限 元技术对各工况下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强度折减安全系数,支护体系整体失稳与预留土局部失稳的 先后关系等,揭示预留土形状参数对基坑支护性状影响的内在原因。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其它文献中的论断进行 研判,分析其正确性和适用范围。分析结论对今后预留土支护基坑的设计以及优化设计颇具指导意义。

    2024-12-25 iGeo

  • 移动荷载作用下土岩组合基坑吊脚桩变形分析

    以青岛地区特有的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 Plaxis 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岩基坑中 吊脚桩在龙门吊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及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桩身变形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基坑的变形主要 发生在基坑上部软弱土层,吊脚桩嵌岩处产生应力集中;在龙门吊移动荷载作用下,桩顶水平位移较大,但其动力响应最小, 而嵌岩处水平位移较小,但其动力响应最大;嵌岩处、桩身最大正弯矩处及最大负弯矩处的土压力动力响应较大,且移动荷 载刚经过时刻影响最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土岩结合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2024-12-25 iGeo

  • 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工程应用研究

    以上海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 Plaxis 2D 有限元软件、采用土体硬化本构模型(HS)对新型桩–土–撑组合支 护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该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时的变形规律。计算值通过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Plaxis2D 能够较好地预测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实际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变形;钢管斜撑的存在改变了传统双排桩的变 形规律,能够有效减小围护桩顶位移;基坑变形满足基坑安全和变形要求;该基坑支护体系无内支撑,不仅方便基坑 开挖,而且不会因为临时支撑的施工和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安全经济、绿色环保,可以为软土地区的深大基坑工 程提供参考。

    2024-12-25 iGeo

  • 斜直交替基坑支护桩现场实测及机理研究

    斜直交替基坑支护结构是利用冠梁将交替布置的竖直悬臂桩与倾斜桩连接到一起形成的无支撑支护体系。已 有工程实测表明,斜直交替支护具有较好的抗倾覆和变形控制能力,然而目前还缺乏从桩身受力角度对斜直交替支护 受力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天津市某基坑工程进行斜直交替支护桩现场监测,首次对支护斜桩的桩身受力进行测试 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 PLAXIS 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建模,对斜桩轴力发挥机理以及斜桩倾斜角度、斜直桩排布形 式对支护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斜直交替支护比单排倾斜桩和双排桩支护桩的桩身轴力更大,斜桩对直桩 存在着斜撑效应,且斜撑效应对支护结构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斜撑效应的发挥主要来源于斜桩与被动区土体相对位 移产生桩侧摩阻力;同时发现增大斜桩倾斜角度有利于增强斜桩的斜撑效应,使得支护桩侧移减小,但同时支护桩的 桩身最大正弯矩会增加;此外,在用桩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斜直桩组合及布置形式对支护变形影响较小,采用一斜 两直的布置形式,能够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减少直桩的受力。

    2024-12-25 iGeo

  • 土岩深基坑桩−撑−锚组合支护体系变形特性

    以青岛地区特有的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 Plaxis 有限元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岩 组合深基坑中围护桩、钢支撑与锚索组合支护体系的协同作用及基坑变形规律。通过不同支护形式的对比分析得 到围护桩桩身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分布规律;从开挖步、钢支撑预应力及锚索预应力的变化分析得到围 护桩桩身水平位移、弯矩及剪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结果吻 合较好,基坑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上部软弱土层,采用桩–撑–锚组合支护体系在青岛地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土岩结合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2024-12-25 iGeo

  • 相邻基坑有限宽度土条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同步开挖的相邻基坑间有限宽度土条不同于以往的邻近既有建筑基坑的有限土条,其破坏方向未知,破坏形式多样, 土条两侧的主动土压力计算不能沿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来扩展应用。借鉴筒仓受力原理应用于相邻基坑间的土条分析计算,通 过力学平衡分析和微分方程求解,得出基坑开挖中两侧均为支护结构的有限宽度土条(砂土和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 式,该公式输入参数少、假设条件少,使用方便。对比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该计算公式与 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在相同深度处计算的土压力远小于朗肯土压力。

    2024-12-25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