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出土石路堑高边坡开挖稳定性及支护设计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以某实际边坡为例, 基于摩尔-库仑准则,采用 GeoStudio模拟研究了边坡开挖过程及加固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特 征,分析其稳定性和支护方案的效果。结 果 表 明,第二级边坡位移最大,达10.8cm;边坡 中 部 受 拉,最大拉应力达56.8kPa;强-中风化岩层分界线应力集中,屈服破坏区主要沿此区域发展;稳定 性随开挖进程逐渐降低,破坏趋势为圆弧滑动破坏;采用的“框架锚杆坡面防护+框架锚索锚固强 腰+抗滑桩锁脚支挡”方案,加固效果良好。
2024-12-13 iGeo
汕昆高速连平到英德段穿过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丘陵地带,施工过程中随着路堑 开挖形成临空面,场区连续强降雨,雨水下渗,易诱发坡体滑坡。选取汕昆高速公路 K142 + 180 ~ K142 + 400 段右侧路堑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段进行地质勘探及监测,利用 Geoslope /W 软件建立边坡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和稳定性分析,通过地质勘测研究滑坡机理, 结合模型计算结果提出滑坡治理方案,通过比选确定滑坡处置方案,其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 类似滑坡分析与处置提供参考借鉴。
2024-12-13 iGeo
为分析锚杆长度、倾角对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武靖( 武冈—靖州) 高速公路 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杆支 护边坡存在最佳锚杆长度,锚杆长度达到最佳长度之前边坡稳定性随锚杆长度增加显著增长,超 过最佳长度后边坡稳定性不再大幅提高; 边坡锚固支护存在最佳锚固倾角,锚杆倾角达到最佳倾 角之前边坡稳定性随着锚固倾角的减小而增强,达到最佳倾角之后边坡稳定性开始下降。
2024-12-13 iGeo
设计并制作了两个同尺寸的含泥化夹层顺层和反倾岩质边坡,并进行了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含泥化夹层顺层 和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顺层边坡坡体内部加速度放大系数整体上小于反倾边 坡;在坡体中上部(相对高度大于 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在坡体下部(相对高度小于等 于 0.4),顺层边坡坡面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反倾边坡近似相等;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面位移随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而 大幅度增加,顺层边坡坡面位移大于反倾边坡,且随着输入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顺层边坡和反倾边坡坡顶位移之间的 差值增大;反倾边坡较顺层边坡具有更高的地震稳定性;顺层边坡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体后缘的垂直张拉裂隙、岩 层沿泥化夹层的顺层滑动以及坡顶岩块崩落,而反倾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坡面水平向和垂直向裂隙交错、泥化 夹层挤出以及坡顶被震碎。
2024-12-18 iGeo
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不多。结合大理西站边 坡工程,应用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以及新近提出的有限元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对锚杆抗滑桩加固 边坡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本文描述不同方法的计算特点和计算过程,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的异 同点,分析锚杆抗滑桩的抗震性能与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以确保工程安全。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 设计参考。
2024-12-13 iGeo
滑坡灾害的工程治理方法有很多,每种治理措施在施工之前都需进行大量的模拟研究。本文以三峡库区某滑坡 为载体,针对削方减载、回填压脚的组合治理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首先计算出原坡滑体主滑段与 抗滑段分界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削方回填方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其治理效果。先通过有限元法,以一年为 计算周期,对原滑坡及四种方案分别进行瞬态渗流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五种模 型的稳定性系数,并分析治理前后滑面相关参数。通过对比不同的方案,从滑坡体稳定性系数、滑面有效正应力、滑面抗 剪强度、方案性价比等四个方面评价了其治理效果,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024-12-13 iGeo
水库滑坡抗滑桩治理设计工作中,桩位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和造价。以张桓候庙园区东侧滑坡为例,在 分析滑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三峡水库实际运行条件进行不同桩位滑坡变形规律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的 GeoStudio 数值模 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库水位上升时,滑坡前缘位移减小,后缘位移增大。滑坡前缘在水位下降和最低水位时出现位移极大 值;滑坡后缘在水位上升和最高水位时出现位移极大值。②对滑坡后缘位移最有效的控制桩位为位于地面高程 175 m 的下滑 段接近滑坡最大推力区域的桩位Ⅰ,对前缘和中部位移最有效的控制桩位是位于距滑坡剪出口 130 m 阻滑段的桩位Ⅱ,最优 桩位是桩位Ⅱ。考虑水位波动的影响,提出了对现有抗滑桩设计的设计安全系数修正方法,为水库滑坡抗滑桩设计提供参考。
2024-12-13 iGeo
为了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以及叠加滑坡支护工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大房李家开挖路基滑坡为研 究对象,在 GeoStudio 软件中根据不同降雨模式进行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不同桩间距、桩面积、桩长下的稳定性,以 此得到最优支护工况条件。分析结果表明: 减弱型降雨模式最不利于滑坡体的稳定性; 滑坡治理最优支护工况所需 抗滑桩参数选取为: 桩间距 3 m; 横截面积为 0.5 m2 ; 桩长 12 m,此时最符合本项目工程抗滑要求以及经济效益。
2024-12-13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