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抗滑桩+树根桩综合处治膨胀土地基上路堤开裂

    为处治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开裂及滑动,以广西钦崇路一段路基开裂破坏处治为 例,分析了路堤开裂破坏的原因,并基于 Geostudio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不同降水历 时强降雨对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抗 滑 桩+钢 筋 锚 杆 树 根桩+钢锚管树根桩+路面注浆+深层排水”的组合式处治体系方案,介绍了其主要设计和 施工要点。模拟及实践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4d后,路堤的稳定性系数小于1.0,路 基 开 始 出现失稳现象,其可能的滑动面距离左侧路基顶面约7m 处;采用的加固处治方案能够有效 地解决路基开裂问题,增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024-12-13 iGeo 42

  • 深圳某边坡工程滑坡实例及原因分析

    介绍了深圳某边坡顺层滑坡的工程背景,结合边坡工程原设计、运营工况初步讨论了导致滑坡的因素。基于极限平 衡原理,采用Geo-Slope/w软件反算了顺层滑坡层间软弱带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分别对边坡饱和状态、锚索失效状态以及同时考虑 饱和与锚索失效状态的三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层间软弱带在饱和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同时 在饱和与锚索失效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0,即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成果较好地阐释了本次滑坡事故的原因,为 该滑坡的后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型顺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和防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4-12-13 iGeo 320

  • 河堤边坡抗滑桩加固稳定性分析研究

    针对某河道治理应急工程中的边坡滑动问题,采用抗滑桩加固的方案。通过 Geostudio 软件建立变更断 面的抗滑桩加固模型,利用瑞典圆弧法对不同桩长、桩位工况下的边坡整体稳定性与桩前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 改变桩位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桩位越靠近平台近河道一侧,桩前边坡局部越接近稳定状态。改变 桩长不影响桩前边坡局部稳定性,但是桩长需要大于土层中原滑动区深度,才能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关 规范要求,过量地增加桩长对安全系数的提升并无必要; 最后提供一个加固方案的建议。

    2024-12-13 iGeo 90

  • 层面参数对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影响研究

    建立 3 组含有非完全贯通层面和正交次级节理的顺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运用 FLAC/PFC2D 耦合计算方法进 行了地震动力破坏过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非贯通层面部分在水平地震动力作用下,同时存在张拉和剪切两种 破坏模式。非贯通层面部分的强度和层面贯通率对顺层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控制着边坡产生破坏的 临界地震动力输入幅值以及产生破坏后边坡的破坏范围大小。贯通层面部分的抗剪强度(即贯通层面的摩擦角)对边 坡地震动力稳定性和破坏范围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顺层边坡内部所有岩层层面均完全贯通的前提下才能转变为边坡稳 定性主控因素。

    2024-12-12 iGeo 28

  • 福建省永泰县东门旗山滑坡诱发机理与防治措施

    为明确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为防治措施确定依据,本文以福建省永泰县东门旗山滑坡为研究案 例,在充分的地质勘探资料以及降雨期间滑坡位移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内部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 滑坡的诱发机理,并通过数值方法对滑坡稳定性演化历程进行了反分析,将滑坡治理分为应急处理与长期 加固两个阶段。在应急处理阶段,以拦排地表与地下水为主要工程措施,依据滑坡体不同部位滑动速率与 降雨量的关系,验证推移式滑坡判断,得出先将排水措施布设于滑坡下部的结论;在长期加固方面,以抗滑 桩为主要加固措施,以抗滑桩工程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结合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方法,得到最优抗滑桩 设计方案为布桩于滑坡体中下部、桩径1.0m、桩净距与中心距分别为2.0m 和3.0m。

    2024-12-13 iGeo 25

  • 煤系地层牵引式路堑滑坡病害特征及处治措施分析

    煤系地层具有强度低、遇水极易软化等特点,易形成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中国 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某段分布广泛。该文以龙怀高速公路某段煤系地层牵引式路堑滑坡 病害为背景,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原边坡设计方案、病害特征等进行现场调查,结合锚索工 后应力监测、滑坡变形监测对病害的形成机理作进一步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 GEO- Studio边坡稳定性模块SLOPE/W 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对滑坡强度指标的反 算、稳定性系数和剩余下滑力的计算结果,采取符合规范要求的针对性处治措施。

    2024-12-13 iGeo 17

  • 顺层牵引式路堑滑坡综合整治方案

    通过对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 K167 公路路堑滑坡成因机理进行分析,得出该滑坡是基于区域地质构造揉皱挤压、 滑体岩体破碎、滑带土全风化炭质页岩泥化、滑床强-中风化炭质页岩隔水层、路堑开挖坡脚等因素造成的滑塌。分析滑坡现 状、结合地质资料、参照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确定滑体最大厚度为 20 m、滑坡形态呈近似弧形及滑面位置等。在此基础上,采用 GEO-Studio 边坡稳定性模块 SLOPE/W 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 并采用适当卸载 + 抗滑桩 + 锚索框架梁辅以排水措施治 理该滑坡。通过 2 个雨季的考验,变形趋稳,证明该处置措施可行有效。

    2024-12-13 iGeo 18

  • 陡缓节理切割形成的平面滑移型危岩稳定性分析

    通过建立以陡、缓 2 组节理切割形成的危岩体平面滑移失稳模式的工程地质模型,分析典型失 稳模式的特征,并结合静力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节理倾角、边坡坡角、裂隙水深度、结构面强 度等因素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为危岩体崩塌成灾预判和危险性预估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敏感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裂隙水、内摩擦角、坡角、陡倾角、缓倾角和黏聚力。

    2024-12-12 iGeo 92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