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为防治措施确定依据,本文以福建省永泰县东门旗山滑坡为研究案 例,在充分的地质勘探资料以及降雨期间滑坡位移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内部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 滑坡的诱发机理,并通过数值方法对滑坡稳定性演化历程进行了反分析,将滑坡治理分为应急处理与长期 加固两个阶段。在应急处理阶段,以拦排地表与地下水为主要工程措施,依据滑坡体不同部位滑动速率与 降雨量的关系,验证推移式滑坡判断,得出先将排水措施布设于滑坡下部的结论;在长期加固方面,以抗滑 桩为主要加固措施,以抗滑桩工程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结合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方法,得到最优抗滑桩 设计方案为布桩于滑坡体中下部、桩径1.0m、桩净距与中心距分别为2.0m 和3.0m。
2024-12-13 iGeo
煤系地层具有强度低、遇水极易软化等特点,易形成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中国 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某段分布广泛。该文以龙怀高速公路某段煤系地层牵引式路堑滑坡 病害为背景,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原边坡设计方案、病害特征等进行现场调查,结合锚索工 后应力监测、滑坡变形监测对病害的形成机理作进一步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 GEO- Studio边坡稳定性模块SLOPE/W 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对滑坡强度指标的反 算、稳定性系数和剩余下滑力的计算结果,采取符合规范要求的针对性处治措施。
2024-12-13 iGeo
通过对粤北山区龙怀高速公路 K167 公路路堑滑坡成因机理进行分析,得出该滑坡是基于区域地质构造揉皱挤压、 滑体岩体破碎、滑带土全风化炭质页岩泥化、滑床强-中风化炭质页岩隔水层、路堑开挖坡脚等因素造成的滑塌。分析滑坡现 状、结合地质资料、参照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确定滑体最大厚度为 20 m、滑坡形态呈近似弧形及滑面位置等。在此基础上,采用 GEO-Studio 边坡稳定性模块 SLOPE/W 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 并采用适当卸载 + 抗滑桩 + 锚索框架梁辅以排水措施治 理该滑坡。通过 2 个雨季的考验,变形趋稳,证明该处置措施可行有效。
2024-12-13 iGeo
通过建立以陡、缓 2 组节理切割形成的危岩体平面滑移失稳模式的工程地质模型,分析典型失 稳模式的特征,并结合静力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节理倾角、边坡坡角、裂隙水深度、结构面强 度等因素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为危岩体崩塌成灾预判和危险性预估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敏感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裂隙水、内摩擦角、坡角、陡倾角、缓倾角和黏聚力。
2024-12-12 iGeo
以抗滑桩的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 Rocscience Slide 软件( 或 Slope /W 软件) 和理正软件,提出一种新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稳 定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弹性计算方法计算抗滑桩的内力和位移,并将边坡稳定计算和抗 滑桩内力计算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中两部分内容的相互脱节。同时,该方法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复杂性和繁 琐性,可以考虑多种荷载的影响,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准确性。
2024-12-13 iGeo
为研究三峡库区岸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地区某碎石土岸坡做了快剪试验,获 得了该碎石土在天然状态和降雨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并运用SLOPE/W 软件模拟边坡,采用 Bishop方法 计算了两种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发现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降雨状态下边坡不稳定,进而采用抗滑桩模拟治理 不稳定边坡的稳定性,并给出了抗滑桩的设计尺寸。
2024-12-13 iGeo
瑞典 sp Ӓ ӧ 硬岩地下实验室开展的 APSE 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岩柱在开挖及加热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及渐进 破坏过程,其岩柱热–力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DECOVALEX-2011 项目的 3 大研究课题之一。 采用热弹性耦合模型研究了 APSE 岩柱在开挖及加热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及温度变化规律,表明热弹性耦合模型对完 整致密岩体的热-力耦合特性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计算结果总体上反映了岩柱在开挖及加热过程中的应力调整和温度 变化特征,并可对岩柱壁面的破坏特征及扩展规律进行定性解释。但因缺乏对岩体中多相流运动过程和渐进破坏过程 的描述能力,热弹性耦合模型也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对中国北山预选区核废料硬岩储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4-12-11 iGeo
复杂岩质边坡主要受结构面发育状态控制形成多种类型的变形破坏模式,与土质边坡迥异。本文以招商局漳 州开发区 11 号山西段边坡为例,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对其主要节理面进行统计分析和变形模式评判,并对圆弧滑动破 坏、楔形体破坏、平面滑动破坏及滚石破坏等各种破坏类型进行定量化评价,进而对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为治理该复杂岩质边坡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总结形成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思路和基本流程。
2024-12-11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