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

  • 基于数值模拟下的大房李家滑坡支护稳定性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以及叠加滑坡支护工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大房李家开挖路基滑坡为研 究对象,在 GeoStudio 软件中根据不同降雨模式进行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不同桩间距、桩面积、桩长下的稳定性,以 此得到最优支护工况条件。分析结果表明: 减弱型降雨模式最不利于滑坡体的稳定性; 滑坡治理最优支护工况所需 抗滑桩参数选取为: 桩间距 3 m; 横截面积为 0.5 m2 ; 桩长 12 m,此时最符合本项目工程抗滑要求以及经济效益。

    2024-12-13 iGeo

  • 节理的剪切强度准则和剪切分量:剪切强度准则

    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受表面三维形貌和材料力学属性的影响,已有的文献着重阐述形貌参数的重要性。总结 分析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对节理剪切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最大可能接触面积比、最大视倾角、视倾角分布参数描述节 理沿剪切方向的三维形貌特征,用双曲线函数描述不同法向应力下的剪胀角,提出新的剪切强度准则,计算值与试验 值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采用其中 28 组岩石节理的直剪试验数据对新准则与 JRC-JCS 准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JRC-JCS 准则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差异更大。新准则采用的形貌参通过由形貌测试确定,避免了主观因素对形貌参 数取值的影响,可用用于估算岩石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

    2024-12-12 iGeo

  • 抗滑桩+树根桩综合处治膨胀土地基上路堤开裂

    为处治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开裂及滑动,以广西钦崇路一段路基开裂破坏处治为 例,分析了路堤开裂破坏的原因,并基于 Geostudio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不同降水历 时强降雨对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抗 滑 桩+钢 筋 锚 杆 树 根桩+钢锚管树根桩+路面注浆+深层排水”的组合式处治体系方案,介绍了其主要设计和 施工要点。模拟及实践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4d后,路堤的稳定性系数小于1.0,路 基 开 始 出现失稳现象,其可能的滑动面距离左侧路基顶面约7m 处;采用的加固处治方案能够有效 地解决路基开裂问题,增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024-12-13 iGeo

  • 基于组合模型法的贯通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针对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变形特点并结合已有岩石动态本构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贯通节理岩体变形过程中 的动态应力视为贯通节理岩体静态应力分量与相应动态应力分量的叠加。其中贯通节理岩体静态应力分量采用考虑岩 石细观损伤的非线性元件、节理面闭合及剪切变形元件等 3 个基本元件的串联来模拟,动态应力分量采用黏性元件来 模拟,从而建立了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其次,根据贯通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下往往会沿节 理面发生剪切破坏的特点,在前述已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中引人节理剪切破坏准则对该模型进行修正,从而更好地考 虑了节理剪切强度对该模型的影响,最终建立了考虑节理剪切强度的贯通节理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最后利用 该模型对贯通节理岩体在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重点讨论了节理倾角对岩体单轴动态压缩峰值 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倾角的变化,节理岩体将发生岩块张拉或剪切破坏、沿节理面的剪切破坏及 上述两种破坏模式的复合破坏,相应地节理岩体的单轴压缩动态峰值强度也随之有较大变化。

    2024-12-12 iGeo

  • 深圳某边坡工程滑坡实例及原因分析

    介绍了深圳某边坡顺层滑坡的工程背景,结合边坡工程原设计、运营工况初步讨论了导致滑坡的因素。基于极限平 衡原理,采用Geo-Slope/w软件反算了顺层滑坡层间软弱带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分别对边坡饱和状态、锚索失效状态以及同时考虑 饱和与锚索失效状态的三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层间软弱带在饱和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同时 在饱和与锚索失效工况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0,即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成果较好地阐释了本次滑坡事故的原因,为 该滑坡的后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型顺层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和防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4-12-13 iGeo

  • 不同地层波速模型对沉积谷地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FEM–IBIEM 模拟研究

    准确的地层波速模型是场地反应分析的关键,而实际地层波速测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计算中通常采用简 化的均质和分层模型,或者根据钻孔数据将波速沿深度进行线性、二次或指数拟合。这些不同波速模型对沉积谷地地 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究竟如何目前尚未得以厘清。为此尝试采用有限元—间接边界积分方程耦合方法,通过频时域定量 计算,从波动学角度揭示不同波速模型沉积谷地地震响应的差别及其本质所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低频波入射时 (  0.3 ),常用的几种波速模型对地表位移反应影响不大。但随着频率增大,不同波速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能忽 略。着重考察了线性模型和均质模型之间的反应差别:发现线性模型情况下高频共振和盆地边缘效应更为显著,由此 导致地震能量主要积聚在近地表土层,并使得沉积内部地表位移幅值显著放大,地震动持时明显增长。另外,沉积谷 地形状和入射角度对地震波聚焦特征也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波型入射下聚焦区域有很大差别。实际沉积谷地地震动场 精确模拟需获取较为精细的地层波速结构和边界几何特征。

    2024-12-12 iGeo

  • 河堤边坡抗滑桩加固稳定性分析研究

    针对某河道治理应急工程中的边坡滑动问题,采用抗滑桩加固的方案。通过 Geostudio 软件建立变更断 面的抗滑桩加固模型,利用瑞典圆弧法对不同桩长、桩位工况下的边坡整体稳定性与桩前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 改变桩位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桩位越靠近平台近河道一侧,桩前边坡局部越接近稳定状态。改变 桩长不影响桩前边坡局部稳定性,但是桩长需要大于土层中原滑动区深度,才能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关 规范要求,过量地增加桩长对安全系数的提升并无必要; 最后提供一个加固方案的建议。

    2024-12-13 iGeo

  • 层面参数对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破坏过程影响研究

    建立 3 组含有非完全贯通层面和正交次级节理的顺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运用 FLAC/PFC2D 耦合计算方法进 行了地震动力破坏过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非贯通层面部分在水平地震动力作用下,同时存在张拉和剪切两种 破坏模式。非贯通层面部分的强度和层面贯通率对顺层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控制着边坡产生破坏的 临界地震动力输入幅值以及产生破坏后边坡的破坏范围大小。贯通层面部分的抗剪强度(即贯通层面的摩擦角)对边 坡地震动力稳定性和破坏范围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顺层边坡内部所有岩层层面均完全贯通的前提下才能转变为边坡稳 定性主控因素。

    2024-12-12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