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坑工程中,可将部分竖直悬臂支护桩倾斜一定角度后形成倾斜桩,利用冠梁连接交替布置的竖直悬臂桩 与倾斜桩可形成基坑斜–直交替支护体系。已有工程实测表明,基坑斜–直交替支护桩具备良好的抗倾覆和变形控制能 力;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其工作机理的认识。提出了基坑斜–直交替支护桩的 3 个工作机理效应,即:刚架效应、斜撑 效应和重力效应。以支护结构变形和坑外土体沉降为评价标准,对 3 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24-12-20 iGeo
因空间交叉结构受力复杂性而导致的长大公路隧道大变形和支护结构失稳的事故屡见不 鲜。文章介绍为确保隧道交叉结构受力的安全与合理,以宝塔山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 土作为支护手段,运用 ADINA 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隧道交叉结构的围岩变形、支护结构与围岩 的接触应力、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拱顶、仰拱的最大变形量出现在交叉部位,隧道主洞有接触 应力集中现象,拱腰附近安全系数最小。
2024-12-04 iGeo
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所在深度是衡量基坑变形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鲜有关于其对周边环境变形影响的研究。基于 工程实测数据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深度对邻近桩基础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坑外深层 土体位移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的下移会导致坑外土体位移场扩大,进而降低相应区域的桩基础承载力, 导致邻近桩基础建筑物发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不同深度的土体经历复杂的竖向位移,
2024-12-20 iGeo
为了研究行车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隅不同脱空状态对路面板面层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 ADINA,考虑 真实轮胎荷载作用,针对轮胎在不同轴载作用下、不同脱空面积以及非脱空状态下建立的 9 块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有限元分析模 型,分析在不同工况作用下的脱空状态(角隅脱空)对路面结构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脱空状态仿真数据的分析, 得出在角隅不脱空和角隅脱空的情况下,当路面基层脱空时,角隅不脱空处面层的弯沉和弯拉应力明显大于角隅脱空面层的弯 沉和弯拉应力,脱空区域上的面层最大弯沉和最大弯拉应力是非脱空时的 1.13 倍和 1.36 倍,可以看出脱空区对于路面结构非 常不利;对于不同脱空面积下的角隅脱空,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脱空区域内路面板面层的动力响应显著增大;对于相同脱空面 积下且不同轴载的角隅脱空状态下,随着轴载的逐渐增大,脱空区域内路面板面层的弯沉和弯拉应力应逐渐增大。因此采取交 通管制、及时注浆或者灌浆和降低轴载等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减缓含水脱空区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结构的破坏。
2024-12-04 iGeo
此示例复制了 SEEP/W 和 SIGMA/W 中说明的“快速降水”示例。此示例的目的是演示使用 SEEP3D 分析的孔隙水压力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所需的步骤。有关快速降水背景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SEEP/W 或 SIGMA/W 示例。使用三维 (3D) 孔隙水压力获得的稳定性结果与原始二维 (2D) 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
2024-05-30 admin
强度折减稳定性是一种通过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逐步削弱土体强度直至边坡破坏来获得安全系数的程序。安全系数被认为是使土体强度降低到达到破坏所需的系数(Dawson 等人,1999 年;Griffiths和Lane,1999 年)。此示例说明了如何使用 SIGMA/W 执行强度折减稳定性分析。此外,结果将在称为基于应力的稳定性分析的替代程序的背景下进行讨论。
2024-05-30 admin
文章以深圳地铁车公庙枢纽工程为例, 研究了受基坑群开挖影响的近接运营地铁隧道的隆沉变形规 律及其变位控制措施。 为了达到控制既有隧道及轨道结构变位的目的,通过方案优化、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 手段,根据结构变位分配原理,制定了基坑群施工各步序轨道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 受基坑开挖卸载效应的影响,近 接既有隧道具有明显的变位叠加效应,其中基坑开挖卸载和降水是影响结构变形控制的关键步序。 基坑降水对控
2024-12-20 iGeo
预制节段桥墩通过预应力筋施加的后张预应力获得自复位能力,通过耗能钢筋增加桥墩的耗能能力,在水 平荷载作用下,桥墩各节段在接缝处会张开、闭合,具有摇摆及自复位结构的特点。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结构 的摇摆在其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地震作用,进而减小设计时结构的延性需求。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减小破坏, 节约造价。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和已有研究成果,划分了预制节段桥墩的性能状态,提出了预制节段桥墩截 面设计方法。为了具体说明设计步骤,对算例桥墩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DINA 建立了实体 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该设计方法简明合理,验证结果与预期相近,可以为以后此类桥墩的设计提供参考。
2024-12-04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