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的Devil’s Punchbowl,一处几近垂直的沉积岩峡谷及其著名瀑布所在之地,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正开展一项关于冻融侵蚀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该团队利用基于无人机的摄影测量技术和激光雷达(LiDAR),在冻融循环的不同阶段对现场进行数据采集。每组照片都通过ShapeMetriX软件重建为三维模型,后续将导入Slide3、RocSlope3和RocFall3中进行分析,充分展示了Rocscience集成软件套件在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中的优势与洞察力。
2025-05-23 iGeo
在以下案例研究中,您可以看到如何使用Rocscience工具(RS3、RocSlope3和Dips)的组合,提供完美的工作流程来检测、定义和建模复杂坡度的离散裂缝网络。通过使用两个现实世界中的道路开挖案例,研究表明,这种集成方法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坡面行为视图。
2025-05-23 iGeo
团队使用Rocscience-Slide3快速构建了更新的三维极限平衡模型。地质线框、测量的地形和映射的断层被直接导入软件。根据孔隙水压力计的读数更新了孔隙压力条件,并根据现场观察到的新变形区调整了模型几何形状。
2025-05-26 iGeo
目前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的研究多针对均质简单边坡,而当涉及到非均质边坡时,就存在选择局部区域 还是选择所有区域进行强度折减的问题。以 FLAC3D为平台,基于计算收敛性准则利用内嵌 FISH 语言二次开发了能够 自动搜索安全系数的整体强度折减代码和局部强度折减代码;结合特征点位移突变准则利用内嵌 FISH 语言二次开发了 依据位移–折减系数曲线判定边坡安全系数的整体强度折减代码和局部强度折减代码;通过有关算例,验证了自编程 序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个非均质边坡分别按照整体强度折减与局部强度折减进行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表 明,两者所得安全系数并不总是一致,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较为一致,而局部强 度折减法若不能合理选择折减区域则不能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因此,采用强度折减法对非均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 析时,建议对整个模型都进行折减。
2024-12-18 iGeo
以某露天采场凝灰岩岩质边坡为工程背景,为降低边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考虑正常工况和地震荷载 作用,运用GeoSlope及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法、Morgenstern-Price法分别计算分析边坡3个典型剖面的稳定 性,结果表明:3个剖面在正常工况下的天然及饱和情况下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15,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均 大于1.10,满足规范要求,边坡可以保持稳定。为防止出现滑坡,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坡顶卸载、坡脚压载,预应 力锚杆加固、修筑挡墙或抗滑桩支挡,绿化山坡等。
2025-05-26 iGeo
为分析锚杆长度、倾角对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武靖( 武冈—靖州) 高速公路 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杆支 护边坡存在最佳锚杆长度,锚杆长度达到最佳长度之前边坡稳定性随锚杆长度增加显著增长,超 过最佳长度后边坡稳定性不再大幅提高; 边坡锚固支护存在最佳锚固倾角,锚杆倾角达到最佳倾 角之前边坡稳定性随着锚固倾角的减小而增强,达到最佳倾角之后边坡稳定性开始下降。
2024-12-13 iGeo
滑坡灾害的工程治理方法有很多,每种治理措施在施工之前都需进行大量的模拟研究。本文以三峡库区某滑坡 为载体,针对削方减载、回填压脚的组合治理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首先计算出原坡滑体主滑段与 抗滑段分界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削方回填方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其治理效果。先通过有限元法,以一年为 计算周期,对原滑坡及四种方案分别进行瞬态渗流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五种模 型的稳定性系数,并分析治理前后滑面相关参数。通过对比不同的方案,从滑坡体稳定性系数、滑面有效正应力、滑面抗 剪强度、方案性价比等四个方面评价了其治理效果,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024-12-13 iGeo
介绍漳泉铁路 K56 路肩挡墙病害情况,对挡墙的外倾变形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通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边坡稳 定数值分析,计算搜索出最不利的滑面( 即破裂面) ; 采用库仑理论计算作用于挡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并对挡墙病害 进行检算。通过经济适用性、施工优越性、对既有路基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对比,确定采用既有路肩墙墙体注浆+肋 柱整板式锚索墙加固方案,对既有路肩墙病害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解决了在一些客观条件受限情况下既有路肩 墙变形病害问题。
2024-12-13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