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公路铁路工程中,从道路到隧道、桥梁都需要考虑岩土问题。例如:在路基填筑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均匀沉降及稳定性;强降雨工况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需要考虑变形情况以及结构受力情况;在桥梁的修筑过程中,需要考虑桩基础的稳定和破坏问题。这些岩土工程问题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其本质是岩体或土体稳定、渗流和变形的问题。有限单元法作为工程数
2024-05-30 iGeo
以大量的实际工程为基础,基于 Sarma 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探讨层状岩质边坡在不同岩层倾角 θ、边坡 坡角 β、结构面间距 h 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与破坏面位置的变化规律,揭示复杂多层软弱夹层边坡岩体的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特 征。结果表明:不同 θ 条件下边坡岩体失稳机制和破坏面位置不同,随着 θ 的增大,破坏机制表现为滑移破坏→滑劈破坏→ 崩塌破坏→倾倒破坏→滑移破坏;当 β、h 一定时,直立层状边坡的稳定性略大于水平层状边坡,反倾向边坡的稳定性明显 大于顺层边坡;β 直接影响边坡岩体破坏特征,当 β 由 30°增大至 60°时,顺层边坡的安全系数约降低 53%;反倾向层状边坡 的安全系数约降低 40%;h 对边坡岩体破坏机制的影响较小,但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建议工程实践中加强密集结构面岩质 边坡的监测和加固工作。
2024-12-04 iGeo
极限支护力是保证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但目前鲜有学者研究上 硬下软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现状.本文基于极限平衡法和筒仓理论,假设破 坏面为折线,建立了适用于该地层的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模型,并得到其计算公 式;进而对该地层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地层分层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本文 方法与数值计算结果更为吻合,证明了当开挖面横跨上硬下软地层时考虑分层的必要性.在 此基础上,对埋深、上下土层厚度及土体强度指标等参数对极限支护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上下地层土质不同时,考虑分层与否所得的极限支护力差异较大.因此,上硬下 软地层不能等同于均质土层,在工程实践中需予以考虑.
2024-11-20 iGeo
稳定性系数是边坡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但对适用于岩体特性的 Hoek-Brown 准则的折减存在标准不统 一或计算复杂的特点,有必要确定合适的强度折减方案和系数。将广义 Hoek-Brown 准则(2002)与强度折减原理相 结合,以三峡库区狮子包高边坡为模型,通过改变坡高、坡角和参数,以 7 种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ci、地质强度 指标 GSI 和岩石材料常数 mi 的简化折减方案,研究狮子包高边坡的稳定性,并对稳定性系数和抗剪强度进行误 差分析,确定广义 Hoek-Brown 准则的最优强度折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广义 Hoek-Brown 准则的强度折减可 通过同比折减参数ci 和 GSI 获得,此时数值计算与极限平衡法(Morgenstern-Price)确定的高边坡稳定性系数相对 误差平均值为 6.9%,方差为 6.9%,抗剪强度相对误差为 4.98%。这对广义 Hoek-Brown 准则在岩质边坡稳定性数 值计算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理论意义和价值。
2024-12-19 iGeo
无论是传统极限平衡法还是数值模拟方法,强度准则和力学参数的选取对边坡稳定分析具有关键作用。基 于非线性强度准则——Hoek-Brown 强度准则,利用 Slide 软件,选取地质力学指标 GSI、岩石材料参数 mi、应力 扰动系数 D、边坡高度 H 及坡角β作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地质力学指标 GSI 的增大,边坡稳定系数呈现出递增趋势,总体呈指数形式发展;GSI 不同范围内,随着岩石材料参数 mi的增大, 边坡稳定系数 F 呈现出递增和递减 2 种截然不同的形式;随着应力扰动系数 D 的增加,稳定系数 F 呈直线形式递 减;随着坡高 H 的增大,稳定系数逐渐减少,呈负指数形式发展。随坡角β的增大,稳定系数 F 逐渐减小,呈多 段线形式发展,而β不同范围内斜率不同。根据 E. Hoek 等所提出的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界限值,对 岩质边坡稳定系数进行分析,得到边坡稳定系数分布图。最后将稳定系数分布图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结果表明利 用稳定系数分布图能很好地估算边坡稳定系数范围,与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24-12-19 iGeo
2024年7月11-12日,中仿智能科技在上海市松江区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软件操作培训”。此次培训聚焦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旨在通过深入讲解和实践操作,提升广大用户群体在边坡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专业技能。
2024-11-27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