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 LNG 储罐球形钢筋混凝土穹顶在施工期间因水泥水化放热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穹顶混凝土 因产生较大温差而产生裂缝,严重影响了储罐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应用 ADINA 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山东某大型 LNG 储罐钢筋混凝土穹顶精细化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穹顶混凝土分带浇筑的全部过程,获得了穹顶混凝土温 度场分布及其规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穹顶混凝土施工期间,各浇筑带温度变化分 为升温、降温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且温度变化趋势相同,降温速率明显小于升温速率,温度峰值在混凝土浇 筑约 1 d 后达到,混凝土浇筑 11 d 后温度趋于环境温度;第 1 浇筑带温差变化明显大于其他浇筑带。据此结果 提出,在穹顶混凝土施工期间,第 1 浇筑带为混凝土温控的重点部位,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分布 的钢筋,加强构造配筋,提高第 1 浇筑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第 1 浇筑带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振捣,实时 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并加强混凝土养护等。
2024-11-28 iGeo
以某黄土公路隧道为背景,通过室内常规三轴试验来获取原状 Q2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基于数值分析方法探 讨因地表水分入渗或地下水位抬升引起的洞周围岩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提出考虑含水率影响的修正围岩压力算法。结 果表明: ①随着地表水入渗深度或地下水位抬升高度的增大,围岩压力呈增大趋势,且最大围岩压力比 ψmax = 1. 1 ~ 3. 5, 最大收敛变形比 ζmax = 1. 1 ~ 1. 3; ②初
2024-12-20 iGeo
为了利用有限元软件 ADINA 建立了焊接箍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嵌有 8 mm, 10 mm 和 12 mm 钢板厚度的钢筋混凝土—钢板组合连梁的抗震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了连梁内的钢 板厚度即含钢率对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连梁的抗震性能随着钢板含钢率的增大 而改善。如果钢板厚度过小会导致连梁在地震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不足; 但若厚度过大会造成增大成本及施 工难度增大等问题。为此,需要一个相对理想厚度的钢板,使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达到最优。
2024-11-28 iGeo
近年来在花岗岩残积土层运营地铁线路周边进行的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对盾构隧道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有限元法 是评估临近施工对隧道影响的有效手段,但其可靠程度取决于土体本构模型和参数的合理选取。首先对花岗岩残积土硬化土 模型参数取值现状进行评述,随后提出一种基于自钻式旁压试验的残积土硬化土模型参数反演方法,最后将反演的参数应用 于深圳典型基坑上跨隧道施工的工程案例中进行验证分析,确定较为合理的残积土硬化土
2024-12-20 iGeo
钢筋混凝土水池在供水系统中承担着净水、储水的重要功能,是典型的储液结构。裂缝 的出现会加速钢筋锈蚀、降低结构耐久性,且结构设计中裂缝宽度限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 筋量。水池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裂缝,裂缝可能导致储液渗漏,造成水池服务功能下降甚至 丧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震后储液结构的裂缝开展情况及由此导致储液 渗漏程度是评判水池地震破坏等级的主要标准。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混凝土裂缝在与 水接触条件下会发生自愈使原有裂缝宽度减小,水池由于储水为裂缝的自愈提供了必要条 件。因此,应考虑承载力、耐久性、服务功能、经济性、裂缝自愈性能及震后维修加固可行性 等因素综合确定水池结构设计和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中的裂缝限值。
2024-11-28 iGeo
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的界面参数是表征土工格栅加筋作用的重要参数,对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稳定和变形破坏特征 有显著影响。目前各类规范或标准关于格栅-土界面参数的取值均未考虑土工格栅特有的网孔结构尺寸的影响,致使实际工 程中土工格栅的选用存在较大的人为性。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土工格栅界面特 性研究的数值模型,并验证了数值方法研究土工格栅界面特性的可行性。以土工格栅界面
2024-12-20 iGeo
为了分析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动力特性,基于 Winkler 地基上设置接缝并在接缝处 布设钢筋的 9 块板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利用 Adina 有限元中的生死单元 模拟不同程度的脱空,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板在不同荷载位置、脱空面积、地基反应模量等 条件下的动态弯沉和最大弯拉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无论是否存在脱空,在板角隅处引起的 动态弯沉和弯拉应力都最大,为最不利脱空位置; 弯沉和弯拉应力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 着地基反应模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为指导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板下地基脱 空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4-11-28 iGeo
青藏高原的持续抬升导致黄河上游下切,从而带动支流大河坝河在 同德盆地快速下切,使得同德盆地由沉积区变为侵蚀区,泥石流开始发育。不 同于基岩下切区泥石流,本研究区泥石流沟道下切速度快,物源补充及时,暴 发频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道路和盆地表面草场安全。根据河流下切程度和岩 性组成,大河坝河可以分成沉积区、过渡区和山区三个河段。通过无人机搭载 高精度的雷达扫描,系统分析了同德盆地沉积物的颗粒分选特点,大
2024-12-20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