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隧道有严格的变形控制要求。随着地铁网络的密集,邻近开挖已成为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 隐患。该文首先介绍了深开挖工程数值模拟中常用的本构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研究了地铁隧道侧面和上方深开 挖情况下隧道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提出了侧面开挖和上方开挖隧道变形控制措施。介绍了邻近开挖过程中隧道 变形和内力的监测手段。最后,针对盾构隧道发生过大变形导致开裂渗漏水等情况,介绍了隧道结构的加固措施 及其效果
2024-12-20 iGeo
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造成邻近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破坏,而以往研究顶管、土体与邻近管线相互作 用的有限元方法大多借鉴盾构的模拟方式,未考虑土体变形受到掘进机约束以及顶推的持续扰动作用的影响,造成计 算结果不准确。基于 Plaxis 3D 平台建立管廊、土体及邻近管线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土体收缩率模拟地层 损失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适用于顶管施工特点的土体收缩率的确定方法。在此
2024-12-20 iGeo
针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体性能,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进而变换加筋长度,研究分析了复合基础下端承加筋单桩与群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筋材强 度较低时,加筋长度不会对桩体破坏模式产生影响,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有限;随着筋材强度不断提高,碎石桩在加 筋体以下区域发生剪切破坏,并且随着加筋长度的增加向更深土层发展,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线性增长。加
2024-12-20 iGeo
降雨通常易导致土质边坡的滑动、失稳,降雨对基坑特别是软土条件下的基坑的影响研究较少。针对天津市 某基坑展开实测,开挖结束后在没有其他施工条件下,连续 3 d 247 mm 降雨导致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增加 13.75 mm, 因此研究降雨入渗诱发软土基坑变形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降雨的入渗深度及对非饱和黏土物理力学 性质影响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采用 Plaxis2D 有限
2024-12-20 iGeo
针对现有理论方法没有考虑涵侧的外土柱体所受附加压力对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影响的问题,根据 涵 洞和填土实际受力状态,改进现有的涵顶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方法,推导出涵洞垂直土压力计算式.将改进理 论方法的计算结果、数值模拟和现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理论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涵 顶铺设柔性填料能明显减小涵顶垂直土压力,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随填土高度、涵顶和涵侧填土变形模量、柔 性填料厚度的增大
2024-12-20 iGeo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建立了不同坡高和坡度加筋土边坡有限元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 计算了边坡安全系数达到1.30时的筋材最大拉力;通过归一化筋材拉力和边坡高度,分析了坡高 和坡度对筋材拉力沿坡高分布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加筋土边坡筋材拉力实测数据,探讨了筋材拉力 分布与分区。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边坡滑动面位置和形态以及破坏时的安全系数与离心模 型试验结果吻合;边坡高度对筋材拉力分布影响不大,而坡度对
2024-12-20 iGeo
盾构法是软土地区地下隧道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但软土浅埋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有待进一 步研究。以珠海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加固范围对软土浅埋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影 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 t=0.00D 时,地表最大沉降约 50 mm,当 t=0.20D 时,地表最大沉降约 8 mm,相比 t=0.00D 最大沉降减小约 84%,软土地层经加固处理后可有效减少隧
2024-12-20 iGeo
基坑开挖将打破土体原有应力场,对下卧隧道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提出一计算既有隧道在上覆基坑卸 荷影响下的形变响应简化计算法。首先,利用搁置于 Pasternak 地基上的 Euler-Bernoulli 梁来模拟既有隧道,分析 中,采用可考虑隧道埋深影响的地基反力系数;其次,借助于 Mindlin 解给出基坑开挖所引起的隧道轴线位置处 的土体自由位移;然后,再结合隧道–地基土的位移耦合条件建立起隧
2024-12-20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