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XIS

  • 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结构加固高填方边坡 设计与数值分析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西北山区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固大量填方高边坡。为了对填方边坡提供足够的锚固力且保证其整 体安全,提出了一种安全稳定、经济简便的新型框架预应力锚托板支挡结构。该种结构适用于加固填方量较大的边坡,且加 固效果良好。基于极限平衡算法理论,提出了锚托板抗拔力的计算公式及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 PLAXIS 3D 有限元软件, 对锚托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了边坡的位移、框架立柱的内力,

    2024-12-20 iGeo

  • 考虑空间效应的桩锚支护深大基坑 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为研究桩锚支护深大基坑开挖变形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三维 数值模拟。分析基坑不同断面处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锚索轴力的空间效应,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通过改变土层的弹性模量和黏聚力,支护桩的桩径和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锚索轴力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受空间效应的影响,基坑长边中部的变形及受力最大,为最不利部

    2024-12-20 iGeo

  • 考虑基坑宽度影响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

    地铁车站、地下管廊建设中狭窄基坑日趋增多,目前深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地基承载 力模式和绕最下道内支撑或拉锚点的圆弧滑动模式,不能考虑基坑平面尺寸的影响。对不同宽度的深基坑进行数 值模拟,得到坑底潜在隆起滑裂面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考虑基坑宽度影响的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分析模式,基 于有限土体的被动土压力研究,修正了狭窄基坑被动侧的被动土压力系数。通过算例分析基坑宽度、支挡墙嵌入 深度等对

    2024-12-20 iGeo

  • 考虑工程桩效应的滨海深基坑 变形特性分析

    为探究基坑底部工程桩(抗拔桩和立柱桩)的作用效应,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珠海某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通过三维 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坑底工程桩直径、长度和纵向间距对基坑变形和地连墙内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 受滨海 深厚软弱淤泥质地层影响,该深基坑变形相较上海、苏州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典型基坑偏大,且基坑封底后变形仍有较大增 长,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增量可达30%~40%。2) 工程桩可

    2024-12-20 iGeo

  • 考虑封底效应的圆形围堰渗流场解析解及应用

    将圆形围堰周围渗流场分为 4 个区域,用分离变量法分别得到柱坐标系下 4 个区域的水头分布级数解形式, 结合区域间的连续条件,并利用贝塞尔函数正交性得到考虑封底效应的圆形围堰稳态渗流场解析解。该解析解能求解 成层土情况下围堰涌水量及封底层渗流水压力,并能退化到各向同性土层中围堰未封底情况。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以 及其他近似法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基于解析解,分析了封底层渗流

    2024-12-20 iGeo

  • 考虑地基变形连续的基坑开挖诱发 邻近盾构隧道位移预测

    从工程实际出发,建立考虑基坑坑底及侧壁卸荷作用的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荷载计算模型;基于 Mindlin 解给出由基坑开挖所引起的邻近隧道处的竖向附加荷载;引入能考虑隧道任意埋深效应的修正基床反力系数, 将既有隧道简化为搁置于 Pasternak 地基上的 Euler-Bernoulli 梁,进而提出基坑开挖下邻近既有隧道响应的简化计 算方法.所提方法能考虑隧道埋深效应以及地基剪切效应,与工程实际更为

    2024-12-20 iGeo

  • 考虑挡墙厚度基坑稳态渗流场的解析解

    对悬挂式考虑厚度挡墙支护下的各向同性土层中基坑的二维稳态渗流场进行了解析研究。根据对称性取基坑 半截面,将周围土层划分为 5 个规则的区域,利用叠加法和分离变量法将 5 个区域内的水头分布表示为级数解的形式, 结合区域间的连续条件得出基坑周围渗流场的显式解析解。将本文解析解得到的水头计算结果和挡墙上水压力计算结 果与有限元软件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将一维渗流、二维渗流中

    2024-12-20 iGeo

  • 开挖卸荷对既有群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

    :既有建筑下增层开挖对已有桩基础的影响不同于基坑开挖对坑内桩基的影响。基于工程实例验证的有限元参数,用 硬化土弹塑性模型模拟土体,用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桩筏基础-地基-增层开挖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增层开 挖后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桩顶刚度、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比以及土体回弹的变化规律,并 研究了不同桩端土体刚度和增层开挖深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层开挖后

    2024-12-20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