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入渗对隧道浅埋段洞室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依托京沪高速济南连接段老虎山隧道,首先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降雨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渗流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 型对不同降雨入渗时间下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以下 结论:降雨对洞口 40m 范围隧道影响较大,入渗形成的地下水位线贯穿隧道洞身,其中土石交界处孔隙水 压力值较大;降雨入渗使得围岩应力、支护结构变形增大,支护结构压应力增大、但拉应力减小;其中降 雨结束时影响最大,降雨结束 20d 左右影响基本消除。
2024-11-20 iGeo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采用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开挖直径 15.07 m)施工,需穿越南京八卦洲防洪大堤。以此工 程为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超大直径盾构穿越长江大堤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考虑土体开挖,泥水支护,管片 衬砌,壁后注浆以及地层损失等施工要素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将数值解与监测数据对比,验 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进而研究泥水盾构过堤时大堤沉降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注浆压力对大堤沉降的
2024-12-25 iGeo
通过对背后山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进行了野外考察,揭示了背后山发育的古滑坡,圈定了古 滑坡周界,分析了汶川地震对背后山古滑坡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 ADINA 估算了背后山古滑坡的卓越周期, 并与汉源老县城附近的强震记录的卓越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可能出现了共振现象。最后探讨了背后山古滑坡对 汉源老县城建筑物震害的影响。
2024-12-12 iGeo
由于河谷下切或者坡脚开挖,常会造成自然斜坡牵引式滑动,形成多级后缘拉裂面。后缘面的形成机制对 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开发能够同时模拟地下水对滑带软化作用 和滑坡渐近破坏过程的试验装置,由若干渗透盒构成分段式滑面,可以模拟各种几何形态的滑动面,通过对不同 渗透盒注水,可模拟滑带分阶段饱和软化,从而实现对各种滑坡破坏模式的模拟。设计 4 种试验方案,模拟圆弧 型、折线型和直线型滑动面,以及三段线和两段线坡面线。分三阶段设计滑坡工况,测试滑体后缘面破裂倾角。 试验表明,后缘面倾角试验值受滑体厚度和失稳滑段位置影响明显。假定牵引式滑坡的后缘面可能形成机制为整 体滑动式、滑动拉裂式和滑动剪切变形式,计算后缘面倾角。比较表明,滑动拉裂机制计算值与试验值最接近, 在试验值上下浮动,相对误差小于 10%。据此认为牵引式滑坡的后缘面形成机制为:底滑面失稳下滑,在失稳滑 面末端对应的滑体部位出现了拉破坏区,拉应力由最小主应力控制,拉破坏面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2024-11-21 iGeo
斜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为研究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结构对边坡失效概率的影响, 依据变异函数的内涵推导出变程与相关距离的数学变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模拟方法,用以模 拟具有互相关性的参数随机场。建立了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计算模型,研究不同空间变异结构的抗剪强度参数对边坡失效 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可用于生成模拟具有复杂各向异性空间变异结构的参数随机场,由于考 虑了随机偏差、条件数据和空间变异结构,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地层实际参数,数据波动较条件参数插值场小。可靠性分析结 果表明:不考虑抗剪强度参数空间结构分析易高估边坡的失效概率;考虑 c′和 φ′互相关性时,失效概率随着相关系数的增加 而增加,当参数间呈负相关性时更容易高估边坡的失效概率。
2024-11-20 iGeo
南海珊瑚砂岛礁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 南海西沙某典型珊瑚砂岛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该岛礁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及非饱和带水文地质特征的岛礁场地地 震响应分析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岛礁现场监测地震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数值分析了不同输入地震信 号的岛礁场地非线性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 受岛礁岩盆效应影响,岛礁边缘处的 PGA 放大
2024-12-20 iGeo
水盘高速公路北盘江特大桥为5×30+82.5+220+290+220+82.5+7×30m 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斜腿)式连续刚构,主跨290m 按常规高标号混凝土(C55)施工目前属世 界第一。主墩承台为28m×28m×5m,属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块体,其所处地理位置环境 复杂,昼夜温差极大,在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裂缝控制难度较高。笔者采用 大型有限元软件 ADINA 分析了温度应力分布,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分层浇筑对混凝土 温度的影响,并采用了有效的温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监测,通过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降低外界条件对混凝土变形约束,成功地完成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积累了复杂地形、 多变环境下的现场施工经验。
2024-12-12 iGeo
为研究酸性环境中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的劣化规律,在溶液 pH 值分别为 7、5、3 的浸泡环境中,对砂岩试 样进行循环次数为 1、5、10、15、20 次的干湿循环试验。根据每个循环阶段后的强度数据,得到 Mohr-Coulomb 强度准则 参数和 Hoek-Brown 强度准则参数,并对这些参数的干湿循环劣化效应做简要的分析。再根据应力空间中偏应力与强度准则 参数的关系式,分别作出 pH 值为 7、5、3 的浸泡溶液作用下 π 平面上的破坏面随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化图。结果表明:各准 则参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循环次数较小时劣化较为严重,而后呈缓和趋势;pH 值越低,劣化越严重, 劣化效应由大至小依次为: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材料常数、内摩擦角;同一 pH 值浸泡环境中,循环次数较小时,π 平 面上的破坏曲线较为稀疏,循环次数越大,破坏曲线越密集;不同 pH 值浸泡环境中,pH 越低,破坏曲面越小;偏应力与 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正相关,与材料常数、内摩擦角负相关。
2024-11-21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