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种框架预应力锚托板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施工方便快速,还可以有效提高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 并对边坡的位移和变形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框架预应力锚托板的加固效果,基于 GeoStudio,结 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无锚托板时高填方边坡的坡肩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及稳定性,并对锚托板的锚固段轴 力变化及边坡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2024-11-20 iGeo
考虑推进过程中盾构正面附加推力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用解析的方法分析了盾构喷涌问题。将土舱渗流场 划分成两个区域,利用叠加原理和分离变量法得到土舱水头显式级数解,将螺旋输送机内流场视为一维渗流,通过土 舱与螺旋输送机交界面的连续条件确定盾构渗流场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解的正确性,并进行了参数分析。 参数分析表明:正常掘进状态下的盾构推力波动频率与渣土固结系数比值近似为 0.1m-2~10m-
2024-12-20 iGeo
基于大型通用商业软件ADINA, 研究了倾斜层状岩体地基的有限元模型, 并以云南阿海水电 站混凝土重力坝为背景, 通过调整地基垂直层面和平行层面的力学参数, 进行敏感性分析. 研究结 果表明, 复杂层状地基的力学参数变化对坝体应力和变形有明显影响, 随着坝基岩体垂直和平行层 面变形模量的改变, 坝体应力和变形相应改变.
2024-12-12 iGeo
为合理采用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 SLIDE 软件平台和斜坡软弱地基路 堤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全局最小方法和整体边坡方法的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整体边坡方法分析 了抗滑桩加固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局最小方法相比,整体边坡方法算法更严 谨,计算结果更全面,设计更趋保守,但计算耗时较多,应根据模型复杂程度、分析目的等合理选择概率边坡稳定 性分析方法;整体边坡方法能较好地从破坏概率的角度论证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科学性、有效性.
2024-11-20 iGeo
水库滑坡次生涌浪灾害是库水运营过程中重要的灾害类型,开展滑坡及其次生涌浪灾害风险分析,能够合理确定并评 价滑坡及其次生涌浪灾害对生命及财产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采取经济有效的减灾应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 三 峡 库区万州区塘角1号滑坡为例,探讨不同库水位降雨组合工况下,考虑空间差异性的单体滑坡危险性分析方法;确定滑坡次生 涌浪灾害影响范围;完善滑坡及其次生涌浪灾害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绘制最危险工况下塘角1号滑坡及其次生涌浪灾害 经济风险和人口风险分布图,得出:塘角1号滑坡最危险工况为库水位175~145m+3日100mm 降雨.在该工况下,塘角1号 滑坡及其次生灾害总经济风险为2239万元;坡体上室内人口总风险为0.55人.研究成果以期为指导该类滑坡减灾防灾提供 思路和依据.
2024-11-20 iGeo
针对目前水泥土桩承加筋路堤稳定性计算较少考虑水泥土应变软化特性 的不足,采用无筋水泥材料破坏后特性的应变软化模型(Concrete Model,CM)研 究桩承加筋路堤的失稳过程,通过分析不同位置桩体受力特性和桩体塑性区的 发展情况,探究桩体的破坏顺序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CM 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 应变软化对水泥土剪切和弯曲破坏的影响,忽略水泥土桩的应变软化特性会高 估桩承加筋路堤稳定性;水泥土桩
2024-12-20 iGeo
为实现大跨 PC箱梁桥空间状态下的徐变分析,以初应变法的显式徐变理论为基础,利用有 限元软件 ADINA 的材料二次开发平台建立混凝土徐变子程序,进而建立一种徐变度数值拟合的 简化算法,以实现现有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与三维徐变分析的有机融合。以重庆江津长江大桥为 例,通过实体模型与杆系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箱梁剪力滞徐变耦合效应。结果表明:箱梁剪力滞 效应对短期弹性变形影响较小(相差2.9%),但对长期徐变变形影响显著,较梁单元模型增大了 24.5%。
2024-12-12 iGeo
以阿勒泰市骆驼峰景区崩塌灾害为工程背景,采用地质分析法研究其形成机制,利用赤平极射投影与数值 计算得出典型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通过现场调查与Rocfall模拟软件分析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并提出防治方 案。研究结果表明: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在后期持续的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张开甚至贯通,以及强烈的冻融循 环作用是形成骆驼峰崩塌的主要原因;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崩塌体在外界扰动因素(降雨/融雪、地震)的作用下 稳定系数降低明显,多数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崩塌落石形成后经历抛掷、碰撞、弹跳、滚动等运动状态, 弹跳高度最大值为11.3 m,总动能最大值为304.6 kJ。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主动+被动”相结合的崩塌防治措施, 既避免破坏景观,又达到了治理效果。
2024-11-20 i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