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加固范围对软土浅埋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的影响

    盾构法是软土地区地下隧道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但软土浅埋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有待进一 步研究。以珠海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加固范围对软土浅埋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影 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 t=0.00D 时,地表最大沉降约 50 mm,当 t=0.20D 时,地表最大沉降约 8 mm,相比 t=0.00D 最大沉降减小约 84%,软土地层经加固处理后可有效减少隧

    2024-12-20 iGeo

  • 济南典型地层 HSS 参数选取及适用性研究

    针对济南地区典型地层上的基坑工程,土体采用 PLAXIS 3D 中的硬化土小应变(HSS)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 并根据实际监测数据结合位移反分析技术,得到了该典型地层下土体 HSS 模型参数的一般选取方法。之后简化模型,分别 采用土体的 HSS 模型与 Mohr-Coulomb(M-C)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基坑开挖至不同深度时,应用两种模型模拟所得 挡土墙变形与墙后地表沉降的差异。结果表明

    2024-12-20 iGeo

  • 使用RS2确保尾矿库的稳定性

    尾矿是采矿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目的是容纳选矿产生的残余物。随着矿山开采更多资源,废物增多,尾矿需要扩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就是抬高坝体。这种无法避免的增长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库破裂会释放出有害物质,破坏下游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区。   在本案例研究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我们的RS2软件如何有效解决尾矿库管理的关键挑战,正如SurenderSingh、AbishekKumar和TGSithar

    2024-09-30 iGeo

  • 基于 SCPTU 测试的软土基坑开挖数值模拟研究

    长江漫滩地区软土厚度大,含水量和压缩性高,该地区基坑工程常面临变形难以控制等问题。小应变硬 化土( HSS) 模型用于基坑开挖变形数值分析预测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其可靠性取决于合理的土体参数。由 于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 SCPTU) 测试在土体原位状态下进行,克服了室内试验存在的取样扰动问题,本文提出 采用 SCPTU 测试确定南京长江漫滩地区某地铁车站基坑周围深厚软土 HSS 模型参数的方法

    2024-12-20 iGeo

  • 基于 HS-Small 模型的基坑近接桥桩开挖 变形影响区研究

    针对苏南某地铁高架线路邻近的基坑工程,根据国内外取值经验及土工试验结果,初步拟定各典型土层的 HS-Small 本构模型参数,基于基坑的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变形的实测数据,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开挖过程进行位移反分析,以此对 HS-Small 模型参数进一步优化和校准。在该基础上建立了基坑近接地铁桥梁桩基开挖有限元模型,对桥桩变形的影响区进 行研究。结果表明,(1)当桥桩与基坑间距小于 0.6 倍基坑

    2024-12-20 iGeo

  • 基坑斜–直交替支护桩工作机理分析

    在基坑工程中,可将部分竖直悬臂支护桩倾斜一定角度后形成倾斜桩,利用冠梁连接交替布置的竖直悬臂桩 与倾斜桩可形成基坑斜–直交替支护体系。已有工程实测表明,基坑斜–直交替支护桩具备良好的抗倾覆和变形控制能 力;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其工作机理的认识。提出了基坑斜–直交替支护桩的 3 个工作机理效应,即:刚架效应、斜撑 效应和重力效应。以支护结构变形和坑外土体沉降为评价标准,对 3 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24-12-20 iGeo

  • 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深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所在深度是衡量基坑变形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目前鲜有关于其对周边环境变形影响的研究。基于 工程实测数据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深度对邻近桩基础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坑外深层 土体位移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的下移会导致坑外土体位移场扩大,进而降低相应区域的桩基础承载力, 导致邻近桩基础建筑物发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降。不同深度的土体经历复杂的竖向位移,

    2024-12-20 iGeo

  • 基坑离心模型试验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针对离心模型试验中停机开挖、排液法、微型机器人开挖 3 种传统方法缺点进行分析,设计研制一种新型 开挖模拟装置,对土体实际卸荷过程有更准确的模拟,并应用于一组砂土地基基坑开挖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可行 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实现非停机开挖,较准确模拟土体侧压力,原理简单、造价低。试验中布置多种类型传 感器形成立体测量,试验数据与数值分析结果形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悬臂式支挡结构的砂土地基基坑开挖地 表

    2024-12-20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