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资讯

  • 中仿Settle3实践应用:革新伊兹密尔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

    伊兹密尔港堆场软黏土地基沉降超限,存在液化风险。工程采用 Stiff Impact® 夯实碎石桩 (RAPs) 加固,结合 Settle3 三维建模与全尺寸试验监测,验证设计有效性。结果显示大部分沉降发生在未处理深层土,改良层沉降较小,沉降预测与实测吻合度高,确保堆场安全稳定。

    2025-09-05 iGeo

  • 岩土数值计算为何要做反分析?

    1.解决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的核心问题: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复杂,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内摩擦角、渗透系数等)受多种因素(应力历史、含水量、结构、空间变异性)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空间变异性。传统方法(室内试验、原位试验)获取的参数代表性有限,难以精确反映工程尺度下岩土体的真实平均行为或关键区域的特性。反分析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利用工程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如位移、应力、孔隙水压力、沉降等

    2025-07-18 iGeo

  •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负摩阻力试验研究

    针对大面积堆载情况下,周边土体的沉降使桩基产生负摩阻力从而导致桩基承载力特性变化的问题,以宁 海电厂工程 2 组冲孔灌注桩的现场负摩阻力试验为例进行讨论。通过对原位试验结果的全面分析,探讨桩周土体 固结沉降对桩身所受下拉荷载和中性点位置的影响。根据实测桩土沉降曲线确定的中性点与根据桩身轴力沿深度 变化曲线确定的中性点位置大体相一致,位于可压缩土层下部,桩身最大轴力随固结时间而增大,中性点位置也 随时间略有上移;分析桩侧摩阻力系数的大致范围以及施工工艺对负摩阻力的影响,现场试验得到的桩侧摩阻力 系数为 0.3~0.4,由于桩基施工的影响导致该值与规范相比略大,工程中应充分考虑成桩工艺对负摩阻力的影响; 指出负摩阻力桩基的设计分析中沉降计算至关重要。得出的结论可指导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024-12-19 iGeo

  • 平行盾构开挖离心机模拟试验研究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平行盾构隧道近接开挖施工,研究了盾构隧道近接开挖对既有隧道结构内力、管片变 形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大小与开挖的步骤有关,而沉降槽的范围基本不变; ②既有隧道靠近新建隧道一侧受拉,这一侧弯矩出现负增量,侧向土压力也有一定的减小,且既有隧道直径水平向变 大,而垂向直径基本不受影响;③由于土拱效应,新建隧道已完成开挖部分管片拱顶的土压力随开挖进程先减小后增 大;④采用地层结构法可以准确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隧道结构力学特性与变形规律。

    2024-12-18 iGeo

  • 基于监控量测的山岭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分析

    风险的概念已贯穿于整个社会,具有典型的时空差异性。山岭隧道工程是一高风险工程,主要原因在于其涉 及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表现为地质环境复杂、基础信息不充分、施工技术复杂等方面。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削减山岭 隧道工程风险的有效手段,可于工程建设各阶段实施。其中施工阶段的残余风险可利用监控量测进行管理和控制。以 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璜田隧道为例,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和潜在破坏程度建立了以该隧道风险管理矩阵、基于监 控量测数据的风险日报表及预警系统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框架。经璜田隧道出口端右线 YK17+660 断面拱顶沉降数据和 现场调查验证,所建立的风险管理框架能有效地控制该隧道的建设阶段风险,可为类似工程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思 路。并认为山岭隧道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的建立应基于隧道围岩变形容许极限及其响应时间。

    2024-12-18 iGeo

  • 不同降雨强度对土质高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以兴赣(兴国—赣县)高 速 公 路 K33+400—740段土质高路堑边坡为工程背景,运 用 GeoStudio软件对不同降雨强度下土质高路堑边坡的渗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路堑边坡安全系 数 及沉降变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内部土体的基质吸力与体积含水率均随降雨时间的增加逐 渐增大,降雨强度越大两者的上升速度越快;降雨停止后,路堑边坡内部土体的基质吸力先短暂保 持不变,随后慢慢减小;降雨强度越大,雨水入渗深度越大,边坡产生的沉降变形也越大;降雨停止 后,边坡内部的雨水一部分向外出渗,另一部分在自重应力场作用下继续向边坡内部渗流,致使边 坡坡顶位移沉降继续增大,但增大速率缓慢,并最终趋于稳定;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 随 着降雨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降雨停止后,边坡安全系数的回升速率较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024-12-13 iGeo

  • 近邻地铁隧道深基坑的流变效应研究

    利用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结果,分析和研究了上海软黏土不同应力下的变形时间效应。试验表明,在弹性范围 内软土可以用五元件黏弹性模型进行模拟。将建立的黏弹性元件模型应用到近邻地铁的深基坑开挖,分析了基坑支护 结构倾斜、墙间留土与不留土流变速率的影响以及隧道不均匀沉降的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论表明五元 件黏弹性模型可以模拟软土深基坑的开挖流变效应。

    2024-12-12 iGeo

  • 钙质岛礁沉降变形过程分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在多个钙质岛礁上开展了工程建设。沉降变形是岛礁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 题之一。由于钙质砂工程性质的特殊性,钙质岛礁的沉降变形过程和机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然而,由于岛礁位置通常远 离内陆,使用常规监测方法不易于开展岛礁沉降研究,有关钙质岛礁沉降变形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选取我国典型钙质岛 礁,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ermanentScattererInterferometry,PSI),准确反演了其沉降变形过程,并 进 行 数 值 模 拟分析。初步结果表明:钙质岛礁的沉降变形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总 体 上,岛礁边缘沉降速率略大于其内部沉降速 率,工程扰动区大于非扰动区;与其他吹填材料的区域相比,钙质岛礁沉降速率偏小,总体上稳定。但是沉降过程在时间上 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波动特征,受工程建设和海洋水动力影响明显。考虑到钙质砂特殊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的颗粒破碎机 理,钙质岛礁未来的沉降变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过程监测和机理分析,以期为我国岛礁的安全建设 提供科学支撑。

    2024-12-12 iGeo

储罐的动特性分析